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5月16日

十四岁的他们,在爱里放飞梦想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没有父母的陪伴,在福利院成长。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与帮助下,他们勇敢地踏上了求学之路。

2024年9月,昭阳区儿童福利院的28名孩子进入昭通正道高级中学学习,其中9人就读于初中。经过一个学期的校园生活,这些孩子不仅交到了朋友、性格变得开朗,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不到一年时间,他们为何有如此大的转变?3名初一新生的成长故事给出了答案。

14岁的娜娜是个阳光开朗的女孩,有着一头乌黑的短发和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整个人显得格外精神。她那灿烂的笑容里透着自信与乐观。“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她笑得很开心,跟其他孩子不太一样。她紧紧地牵着我的手,让我觉得她很依赖我,很信任我。”初次见面,开朗的娜娜就给班主任李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出所料,性格外向的娜娜很快就融入了班集体,不仅担任语文小组长、信息技术委员、宿舍长,本学期还主动申请担任班级卫生委员。在李老师眼中,娜娜非常注重细节,做事很细心,只要布置给她的任务,她都会很认真地完成。“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我乐在其中!”娜娜笑着说。

爱好广泛的娜娜入学后,积极参加了茶艺社、民族舞社、瑜伽社等多个社团。不过,在众多兴趣爱好里,她最钟爱的还是舞蹈。“小学时,看到同学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那一刻,我便在心里种下了一颗成为舞蹈家的种子。”谈起梦想,娜娜的脸上流露出几分羞涩,但她的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学校举办活动,她主动争取表演机会。舞台上,她身着汉服表演传统舞蹈,精彩的演出收获了阵阵掌声。在老师的鼓励、支持下,娜娜越发自信,她的乐观开朗也感染着身边的同学。交谈时,记者能深切地感受到她对校园生活的热爱,而她也用“硕果累累”概括了过去这段充实的校园时光。

与活泼开朗的娜娜不同,小义是个内向的男孩。“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他一直躲在工作人员身后,不主动说话,问一句回答一句。”小义的班主任徐老师回忆道。

年幼的小义遭遇生活变故,父亲去世后,母亲离家未归,姐弟俩只好进入福利院生活。了解到小义的情况后,徐老师给予了他更多的呵护和关爱,不仅为他购置学习和生活用品,还时常找他谈心,密切关注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在相处中,徐老师发现小义因基础薄弱,学习英语十分吃力。于是,她从最基础的26个字母教起,利用课余时间耐心讲解,直至小义完全掌握。课堂上,徐老师也经常鼓励他积极发言,培养他的自信心。在老师的悉心帮助下,小义的成绩稳步提升,一直保持在班级中上水平。

如今的小义,不仅学习成绩显著进步,性格也越来越活泼开朗。当问到他的理想时,他回答说:“我现在的目标就是好好学习,考上高中。”在他看来,这是迈向梦想的第一步。

对于这群福利院的孩子而言,踏入校园后,老师便成了他们的依靠。老师不仅给他们传授知识,更在人生道路上为他们指引方向。

刚入学时,小峰很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班主任宋老师为了帮助他尽快融入班集体,经常到宿舍找他谈心。当他遇到生活难题、学习困惑时,宋老师会及时伸出援手,给他添置笔记本等学习用品,不厌其烦地讲解知识。每逢假期,宋老师还会前往福利院看望他。平日里,宋老师也会特意陪小峰吃饭,聊聊校园趣事,给予他陪伴与关怀。

在宋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下,小峰逐渐敞开心扉。他开始积极参加班级活动,还加入了排球社。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宋老师的耐心教导下,小峰的学习成绩也在稳步上升。曾经那个内向羞涩的男孩,正在温暖与善意的滋养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没有父母的陪伴和教导,福利院的孩子们在求学路上或许比其他孩子走得更艰难。但凭借自身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他们不断克服困难,向着梦想奋力前行。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爱与温暖的力量。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些孩子一定能用知识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记 者 龙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