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邱裕丹
近日,滇东北中心医院传来喜讯。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杨娟教授团队与滇东北中心医院麻醉科曾正鹏主任团队携手合作,成功完成一例特殊类型经支气管封堵器肺隔离下肺癌根治术。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标志着滇东北中心医院在胸科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也让昭通地区的肺癌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国内先进水平同步的优质医疗服务。
今年4月,一位63岁的女性患者因体检发现胸部CT异常入院。CT检查显示:其右肺下叶背段(IM261)可见一大小约34mm×20mm的部分实性结节,边缘不规整,伴有胸膜凹陷、充气支气管征象;右肺下叶外侧基底段(IM152)见一大小约21mm×15mm的实性结节,结节内有空腔影。5月29日,患者在全麻状态下接受了“左肺上叶切除+左肺下叶楔形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人体肺分为五叶18段,其中左肺上叶4段、下叶4段,右肺上、中、下三叶共10段。此前,该患者已通过手术切除左肺上叶的4段以及左肺下叶的1段,目前左肺仅存下叶3段。最近进行的这次手术切除了右肺下叶及右肺上叶的部分肺段。
由于患者左肺剩余肺段较少,术中若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进行单肺通气,将无法满足正常氧合需求,且麻醉风险高,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大。而使用右肺支气管封堵器,既可使封堵的肺叶充分塌陷,又能确保其余非手术肺叶保持良好的通气状态,为医生提供良好的手术操作视野,同时充分保障患者的氧供,但这对外科医生的操作技术和麻醉管理都提出了极高要求。
术前,患者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合患者病史及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为肺占位性病变,胸部CT检查报告如下:
左肺上叶术后状态,请结合临床病史并定期复查。
右肺下叶外基底段实性结节较之前增大;右肺下叶背段及上叶后段存在部分实性结节,范围与之前相比变化不大,但实性成分有所增多,请结合临床并复查。
双肺其余部位见多发微小结节,建议定期复查;同时,发现右肺多发钙化结节。
左肺下叶外基底段条索灶,其内支气管稍扩张、管壁稍增厚,考虑炎性可能,建议复查。
左侧胸膜局限性增厚。
综合以上检查结果,医疗团队确定在支气管插管全麻下为患者实施右肺癌根治术。
术后第3天访视,患者自述可于床前轻微活动,夜间睡眠尚可,疼痛评分3分,无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生命体征平稳,心率102次/分,血压112/75mmHg,在经鼻导管吸氧(氧浓度35%)条件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9%。
封堵器优势:拓展手术新可能
支气管封堵器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滇东北中心医院胸科隔离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于肺功能较差或需进行单叶切除的患者,以及非开胸侧肺既往有手术史、肺功能不全,或是单叶切除后无法耐受单肺通气的患者而言,支气管封堵器具有显著优势。它可以通过选择性肺叶隔离技术(例如仅封堵手术侧肺叶),保留其他肺叶的通气功能,从而维持患者的氧合状态,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