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11月02日

大关银吉村——

“千万工程”落地生根 美了环境富了民

◆通讯员 陈绍金 何桂花

“参与‘千万工程’以工代赈的项目做了2个多月,目前收入有1万多元。平时就照顾一下家里,管理一下竹产业。”大关县木杆镇银吉村村民李丁强与笔者算起近期收入,笑容里满是踏实。此前,他常年在外务工,今年因家庭变故,他不得不返乡。正当他为收入犯愁时,村里推进的“千万工程”示范项目带来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这给他吃下了“定心丸”。

走进木杆镇银吉村,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静静地流淌,河岸边、公路旁、庭院里,新建的花台随处可见,有的栽满花卉,姹紫嫣红扮靓家园;有的种着姜葱蒜,既实用又添生机。一座座小桥上新装了护栏,不仅让通行更安全,还成了村口的一道风景线。“今年,村里给我们修建了花台和化粪池,桥上还安装了护栏,我们的庭院更美、更舒适了。”家在河边的村民饶祖群说。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源于银吉村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先进经验。结合村民沿河而居、农户分散的实际,银吉村因地制宜探索乡村建设路径,实施了“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项目,让美丽乡村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为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美丽环境,村里设置了90个公益性岗位,将公共区域分片包保到人,实现专人管理、定期打扫。

据悉,该项目总投入120万元,围绕生态治理、宜居建设两大核心推进。环境整治方面,新建120个4.5立方米的四格式收集池,配套 PVC管道连接排污口,从源头破解农村污水乱排问题;同步搭建10个垃圾分类收集点,配置40个大型垃圾桶与1辆挂桶车,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品质提升方面,按“经济+美观”原则改造30户村民庭院,打造特色经济庭院;建成微型消防站,配齐灭火器、消防水带等设备,为村民消防安全筑牢“防护网”。

项目推进中,银吉村创新采用以工代赈模式,使得村民既是项目建设者,也是直接受益者。截至目前,项目建设累计带动44名村民务工,预计发放的36万元劳务报酬已兑现35.3万元。村民李丁强正是受益者——该项目不仅给他提供了增收的机会,还让他能安心照顾家人。

据银吉村党总支书记介绍,通过“千万工程”项目的实施,该村的整体环境有了大幅改善,村民的环保意识有了明显增强。下一步,银吉村将抓紧建立齐抓共管的常态化机制,持续抓好村容村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