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任天能 蒋德玉)金风送爽,在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苹果基地里,深红与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工人们穿梭林间有序采收,一派丰收盛景。
而在基地实验室与分拣车间内,科技赋能图景同样鲜活——技术人员精准检测苹果单果重量、糖度、硬度等指标,法国迈夫诺达分选线以每小时20吨效率,通过机器视觉、光谱检测乃至“CT”扫描对苹果360°多维度检测分级,合格苹果则贴上溯源“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全生命周期信息。
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为昭通苹果产业注入强劲动能。公司自建3万亩“昭阳红”矮砧密植苹果示范基地,推广技术覆盖10万亩果园;建成4万吨仓储容量的冷链物流园,让苹果保鲜期延长至8个月以上;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建成国内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苹果种质资源圃,引进130余个品种试种,筛选出20余个适配昭通气候、兼具“早甜香脆艳”特色的优良品种,成熟周期从7月延续至11月,有效抵御市场风险。
在种植端,公司推行“果园放蜂授粉”“植保监控系统”等六大核心技术,实施“统一种苗、统一标准、统一品牌”全产业链管理;加工端,国内最大、技术国际领先的水果输送分拣线实现自动化清洗、分拣、装箱,既降低人工成本,又确保苹果大小均匀、品质稳定。
目前,昭阳区73万亩苹果产业借力矮化密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实现节肥60%、节水70%、亩产提高30%,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昭通苹果已成乡村振兴“致富果”,科技赋能下,既让乡村产业“旺”起来,又让农民腰包实实在在“鼓”起来,书写出昭阳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