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10月17日

“一轴心四驱动”探索乡村善治新路径

保隆村,这个昔日普通的小山村,如今因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条条整洁的道路延伸入户,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一个个产业孕育着希望。这一切,源于保隆村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轴心”,以创新驱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轮”协同发力,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

党建强“轴心”,锻造治理“主心骨”

治理有效,核心在党。保隆村将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首要任务。“2021年换届后,我们班子成员平均年龄降到39.5岁,90%的成员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大家思路活、干劲足。”村党总支书记罗华奎介绍,这支年轻化、专业化的队伍,成为引领乡村治理的坚强核心。最近几年发展的6名年轻党员,也为党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组织体系上,保隆村构建起“村党组织+党员中心户+‘五户联治’微网格”的高效治理体系。全村划分为22个网格,由党员中心户定点联系96户特殊群体,134个“五户联治”微网格实现了党的工作和服务全覆盖。党员们定期走访,一本本“民情笔记”记满了群众的呼声。“党员不是挂个名,而是真办事!”村民李长富指着新硬化的道路感慨地说,“以前这条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大家反映后,村里多方协调,今年4月18日终于通车了!”今年以来,通过党员深入网格走访,保隆村已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16件。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基层一线充分彰显。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承诺践诺”等活动,党员们主动在环境整治、矛盾调解、产业发展中亮身份、作表率。罗勇、陈洪恒等党员带头成立养殖合作社,成功带动26户村民加入,“跟着党员干,腰包越来越鼓”成为村民的共识,户均增收达1.6万元。罗勇说得实在:“党员就应该是乡亲们看得见的标杆。”

“四轮”齐驱动,融合释放治理新效能

围绕党建“轴心”,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轮”协同驱动,相互支撑,释放出强大的治理效能。

自治激发内生动力。在保隆村,村民是治理的真正主人。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乡贤议事会等组织成员由村民推选产生,在村级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红白理事会推动移风易俗成效显著,“现在办红白事都按村规来,省心省钱,负担明显减轻了!”村民王大姐笑着说,全村相关费用平均下降20%。每月固定的“村民说事日”已成制度,村干部与村民围坐一堂,从道路拓宽到文化广场建设,大家畅所欲言、共商共议,今年已合力解决12件民生实事。严格的“四议两公开”制度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确保村级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法治筑牢公平底线。法治是乡村善治的坚实保障。宣传栏、微信群、大喇叭广播和一场场接地气的法治讲座,让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开展的普法活动已惠及村民1230人次。驻村法律顾问成为村民信赖的“法律贴心人”,随时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遇到法律问题,找顾问咨询心里就有底了。”村民老陈说。在土地流转等事务上,村里均严格依法依规操作。村级调解室配备专职调解员,及时化解邻里纠纷,今年已成功调解纠纷32起,成功率达98%,将矛盾有效化解在基层。

德治浸润文明乡风。德治为乡村治理注入温暖的底色。保隆村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最美村民”评选,张世尧一家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的故事广为传颂,成为村民学习的榜样。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家风家训传承活动定期举行,邀请道德模范、乡贤讲述身边故事,如春风化雨般滋养人心,今年已吸引130人次参与。一支30人的志愿服务队常年活跃在村头巷尾,关爱孤寡老人、整治环境卫生、义务植树造林……点滴善行汇聚成文明暖流,涵养着互帮互助、崇德向善的淳朴民风。

智治提升治理效能。科技为传统治理插上智慧的翅膀。保隆村积极拥抱“互联网+”,打造智慧乡村治理平台,整合人口、土地、安防监控等数据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与动态管理。“小小探头连平台,大事小情掌中看。”村干部介绍,通过平台能实时掌握村情,快速响应处置。村内主要路口和公共场所安装的12个“雪亮工程”摄像头,构建起全天候治安防控网。便捷的手机App应用,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社保、医保等业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大数据分析还为精准治理赋能。以龙门安置点为例,通过分析村民需求,不仅及时整治了环境卫生,还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

治理结硕果,乡村振兴动力足

“一轴心四驱动”的善治模式,特别是“五户联治”微网格的精细化管理,在保隆村结出了丰硕成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达95%以上;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成效显著,今年信访量同比下降30%;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村民人均收入实现14%的可喜增长;文明新风日益浓厚,村民的文明素养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党建这个‘轴心’立得牢,‘四驱’协同发力,让乡亲们的心更齐、气更顺、干劲更足,日子也越过越甜。”罗华奎目光坚定、语气沉稳地说道。

保隆村的生动实践表明:坚持党建引领核心地位,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是解锁乡村善治、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关键。这个根植于乡土、充满活力的治理样本,正以其扎实的成效,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着宝贵的“保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