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10月17日

巧家草莓:“莓”好丰收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值金秋,巧家县马树镇的万亩草莓基地里,一垄垄草莓植株整齐排列,鲜红饱满的果实掩映在绿叶之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工人们正忙碌地采摘着成熟的草莓,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巧家县依托得天独厚的高原气候与地理条件,大力发展草莓产业,一颗颗鲜红的草莓不仅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亮丽名片,还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巧家县马树、炉房、老店等高海拔冷凉乡镇,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发展夏季草莓的黄金地带。在省、市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打造“云果”品牌的政策支持下,巧家县精准发力,通过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沪滇协作资金等,投入近5500万元,在马树、炉房、老店等6个乡镇(街道)实施草莓种植项目9个,新建灌溉设施、产业道路、分拣车间及冷链物流中心,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该县还通过建设草莓科技示范园、育苗基地、深加工厂和交易中心,成功构建了集草莓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推广,确保了草莓的品质与安全。如今,巧家草莓产业走上了标准化、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巧家已建成云南知名的万亩夏季草莓基地。

“巧家县借助政策与资源优势,已初步构建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草莓全产业链。目前,巧家县草莓种植面积达3.1万亩,每年可以采摘鲜果6万吨,产值达10亿元。草莓产业的发展,为巧家提供了约1.5万个就业岗位。”巧家县热区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持续的品牌建设,“巧家草莓”已荣获“受市场欢迎草莓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称号,多个草莓品种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与此同时,巧家县还推动草莓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设草莓观光采摘园,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种植大户杨自先就是草莓产业发展的受益者。“我在马树镇种植草莓已有六七年,政府在水、电、路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大支持。今年,草莓的行情很好,我种了60多亩,每亩能挣2万多元。”杨自先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草莓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群众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老店镇大火地村村民魏兴英,便是这一产业带动就业的受益者之一。“我2月份就来摘草莓,100元一天,一个月能挣3000元。”她笑着说。

在巧家县马树镇草莓交易中心,工人们正在对刚收购的草莓进行分拣、包装。精心包装后的草莓,即将发往全国各地。“我们公司从5月份开始收购草莓,到目前为止,已经收购了1000吨左右。每天收购的草莓,我们都是包装完以后立即发往上海、重庆、北京等大城市。今年,受天气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价格比往年高一些。”百宝源(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道。

在巧家万瑞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忙碌,清洗、去蒂、速冻……一道道工序衔接流畅,鲜草莓被制作成冻干草莓产品。这条上海援建的冻干草莓生产线,年加工草莓3000吨,产品远销中东、欧洲市场。

从单一的草莓种植到完整的产业链,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特色产业,这颗小小的草莓,不仅让当地经济发展有了“新引擎”,还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用产业振兴的实效、群众增收的成果,绘就了乡村发展的精彩图景。

◆通讯员 陈红云 饶 兵 黄开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