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庆波 游 考 杨金飞 单 虹
通讯员 黄 润
近年来,昭通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部署要求,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在提升转移就业工作质效的同时,聚力办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促进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为打赢脱贫巩固“五年过渡期”收官战、交出高质量民生答卷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里工作比较稳定,工资每月最少有五六千元。”做过服务员、仓管员、洗车工的镇雄县塘房镇群众李润梅,已在云南助嘉科技有限公司稳定就业4年时间。在这4年里,她不仅从服装加工的“门外汉”成长为熟练工,还从普通工人晋升为生产组长,谈及现在的生活状况,李润梅感到很满意。
以反光类服饰产销为主业的云南助嘉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4月入驻镇雄县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公司已吸纳当地群众260余人稳定就业。“公司现有员工260余人,二期建设完成后预计可容纳1000余名工人。”云南助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贝国平介绍道。
去年通过政府招引入驻园区的云南龙升誉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自今年3月开通第一条成品鞋生产线以来,产销两旺。目前已吸纳当地群众300余人稳定就业。在该公司务工的镇雄县碗厂镇群众陈训梅说:“每月工资有四五千元,既能补贴家用,又能照顾孩子,真是挣钱顾家两不误。”
据了解,镇雄县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入驻企业主要生产服装、手套、鞋,同时拓展箱包等领域。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13家,吸纳就业3300余人,带动就业9000余人。
近年来,昭通市将“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抢抓产业转移重大机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让群众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仅2025年上半年,全市就创办“家门口的务工车间”252个,吸纳1.4万名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在大力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就业的同时,昭通市还着力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吸引在外务工群众、昭通籍企业家、大学生等群体返乡创业,带动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仅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全市就引导5.5万人返乡创业,带动14.4万人在“家门口”就业。
由镇雄籍企业家吴长斌回乡创办的罗旺斯集团爱家门业,2024年11月在以勒五金高新产业园投产以来,通过生产、销售等环节带动近100名当地群众就业。
昭通市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人力等优势,创新思路举措,夯实产业硬支撑,持续抓好富民产业联农带农、返乡创业带动就业、“以工代赈”吸纳务工、盘活资产增加收益等工作,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就业增收,以实际行动答好“群众持续增收之问”,为打赢脱贫巩固“五年过渡期”收官战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