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9月25日

“道德模范”王云品:恤孤念苦,一家3口变6口

从教30余年来,王云品始终爱岗敬业、恤孤念苦。2010年在成凤小学任教期间,他收养了3名孤儿,10余年如一日地悉心抚养照料,视如己出。为缓解养育子女带来的经济压力,他与妻子利用假期外出打零工,以补贴家用。在他的精心培养下,3个孩子中有2人已完成大学学业并走上工作岗位,1人目前正在大学就读。

◆记者 杨 杰 通讯员 刘 健 文/图

王云品,现任水富市云富街道新寿博爱小学校长。从教以来,他始终坚持用生命教书、用行动育人,带头帮扶困难儿童。2023年,他荣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TCL烛光奖“创新奖”,并被评为昭通市“道德模范”。

用真心换真心,一家3口变6口

2002年夏天的一个清晨,暴雨过后,水富市两碗镇成凤村核桃村民小组的一对夫妇在查看秧苗时,不幸触碰到被风吹倒在地的高压线意外身亡,留下3个年幼的孩子孤苦无依。此后,3个孩子由独身的二伯抚养。2009年6月,因家庭变故,孩子们只能暂居在村委会安排的住处。2010年9月,2个孩子进入中铁二局内昆希望小学就读。时任中铁二局内昆希望小学校长的王云品注意到,每逢周末,总有2个孩子会无故滞留在校园。当王云品跟随孩子们走进他们的临时居所时,内心深受触动。

那一晚,王云品辗转难眠。妻子察觉他的心事,问道:“你想帮他们?”他郑重地点了点头。妻子沉默片刻后说:“如果你决定了,我们就一起想办法。”得到妻子的支持,王云品心中有了底气。

中铁二局内昆希望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王云品一家3口平时在校内生活。为拉近与3个孩子的距离,他时常邀请孩子们到家中玩耍。起初,孩子们仍与他保持距离。

2012年春天,3个孩子中的弟弟小鹏突发急性阑尾炎,16岁的姐姐小琼带弟弟就医。面对手术签字要求和医疗费用,手足无措的她只好联系王云品。王云品闻讯立即赶到医院,垫付了费用并在手术单上签了字,小鹏得以顺利治疗。王云品以真诚和实际行动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2013年春节,他终于带着3个孩子一起回老家过年,3口之家从此成为6口之家。这个春节,小琼姐弟3人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王云品也成了他们最信赖的“伯伯”。

视如己出,一视同仁

妻子原本经营小生意,加上王云品的工资,一家人的生活还算宽裕。但随着小琼姐弟的加入,经济压力骤增,仅靠原有收入常入不敷出。面对困难,夫妻俩坚定地认为,既然成为一家人,3个孩子就应享受与亲生子女同等的待遇。他们决定将政府给予孩子的补助留给孩子自行支配,其余学习、生活开支全部由他们夫妻俩承担。

为缓解经济压力,夫妻俩常利用寒暑假外出打工,参与修路、管道维修等体力活。在四川修铁路时正值盛夏,但他们仍每天5时起床,徒步二三十公里往返工地。虽然辛苦,但每当接到小琼的电话,疲惫便化为动力。王云品坦言:“这些年,我最愧对的是妻子。我忙于工作,是她任劳任怨操持这个家,让家里充满爱与温暖。”

悉心培养终有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回顾与孩子们相处的点滴,王云品和妻子感慨道:“累,并快乐着。”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王云品认为,父母是孩子的依靠,既然成为一家人,就理应承担起责任。多年来,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几个孩子相处融洽、互敬互爱。

妻子50岁生日时,小琼用工资为她买了一部手机;在外读大四的小群每周都会打电话回家问候;大专毕业的小鹏进入社会历练后,越来越懂事,更加珍惜家的温暖。

“如今孩子们长大了,做饭、洗衣这些家务都不让我插手。”谈起健康成长的儿女,王云品言语间满是骄傲。他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孩子们早日成家立业、自食其力,那样他才能真正安心。

王云品常说:“人活着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多年来,他始终恪守“做好身边每件小事”的初心,用真情与行动践行着一名小学校长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