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9月24日

既要“真过关”

更要“真过硬”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阶段性收官,作风建设迎来关键节点,我们既要以“真过关”的态度扎实做好“回头看”工作,更要以“真过硬”的执着常态长效“抓巩固”。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则行端,作风问题往往源于思想观念的偏差。各级干部要重点把好“个人思想关”,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开展思想“回头看”,通过对照检查,审视初心是否坚定,信仰是否牢固;深入剖析,找准作风顽疾的思想根源;检验成效,杜绝形式主义的学习倾向。只有真正将自我反思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在发现问题中警醒,在整改提升中进步,才能以“检身若不及”的态度常破心中贼、常扫思想尘,以“真过关”形成“真自觉”,把学习成果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外在行为。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距离问题。检验作风建设的成效,关键在于群众满意度这一根本标准。学习教育是否入脑入心,整改措施是否落到实处,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开展“回头看”工作,绝不能关起门来自弹自唱、自我感觉良好,必须主动敞开大门,用“地面成效”检验“纸面整改”,把“干部自评”转化为“百姓点评”。要重点考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要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改头换面的“文山会海”、隐形变异的“四风”顽疾是否根治,要看干部队伍服务群众的态度、能力、效率是否切实提升。群众的眉头舒展了、怨气消解了、认可度提高了,才是作风建设真正“过关”的硬指标。

让好作风“一时过关”易,“一直过硬”难。要清醒认识到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任何“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见好就收”的念头,都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不负责任。“过关”只是及格线,“过硬”才是最终目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容不得半点松懈,必须保持常抓不懈的韧劲,让优良作风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当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收官不是终点,而是作风建设从“过关”迈向“过硬”的新起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一是在深化思想淬炼上求“过硬”。坚持将纪律教育和党性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引导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作风建设,让优良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思想深处筑牢抵制歪风邪气的堤坝。二是要在扎紧制度笼子上求“过硬”。要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的有效做法转化为制度规范,把“解决一件事”升格为“解决一类事”,把“突击式”整治固化为“常态化”治理。三是要在强化监督执纪上求“过硬”。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挖细查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关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