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高开明 赵庆瑶)近年来,昭通市金融系统各银行保险机构紧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聚焦防贫防灾、乡村产业、银发服务、转移就业四大民生领域精准发力,用金融之笔在乌蒙大地上书写为民办实事的生动篇章。
防贫防灾“筑屏障”,守住民生保障底线。昭通共有脱贫人口185.07万人、“三类对象”22.52万人,防返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昭通金融监管分局牵头推进政保合作,推出防返贫保、惠民保、巨灾险三大保险产品,并动态优化保障方案。截至今年8月末,政策性防贫保险累计赔付1.61亿元,覆盖“三类对象”5.63万户10余万人;“昭通惠民保”运行两年间,累计赔付9677人次,其中特殊人群占比95.23%;2484.7万元赔付金额中,特殊人群占比达93.74%;政策性巨灾综合保险2024年赔付302万元、2025年已赔付266.55万元,预估后续还将赔付315.99万元,多维度筑牢民生“安全网”。
融信融资“兴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动能。针对高原特色农业融资难题,昭通金融监管分局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一方面实现整村授信全覆盖,同步推进授信向“白名单”融资转化,截至今年8月末已转化贷款户5.27万户、贷款额31.58亿元;另一方面选派103名金融特派员,发挥政企农三方纽带作用,累计走访农户和企业6.3万户,落地贷款17.24亿元,开展政策宣讲1877场次。
适老服务“暖银发”,守护老年群体福祉。昭通金融监管分局指导银行保险机构优化适老服务,联合市民政局以全市38个“幸福食堂”为载体,开展“食光里的金融陪伴”活动,将金融风险提示融入用餐场景;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常态化上门服务,在保留传统柜面业务的同时,辅助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切实解决老年人生活缴费、业务办理等难题,让银发群体在金融服务中感受温暖与安全。
精准服务“促雁归”,助力就业创业增收。针对昭通260万外出转移就业人口,银行机构精准定制金融产品。农信社推出“兴昭富民卡”,累计发卡3.57万张、授信13.1亿元、用信10.04亿元。同时,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归雁兴昭卡”“返乡创业贷”等产品,2023年以来累计发放贷款53.2亿元、创业担保贷款10.31亿元,引导6.59万人返乡创业,带动18.64万人就地就业,以金融力量激活地方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