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狂风暴雨的灾害现场,他是用生命丈量激流的“逆行者”;在嫌犯驾车暴力冲卡的瞬间,他是守护平安的“盾牌”;在困难家庭深感绝望时,他是雪中送炭的“至亲之人”;在群众的纠纷现场,他是化干戈为玉帛的“解铃人”。他就是扎根基层、以生命守护生命的平安使者——彝良县公安局奎香派出所副所长许世雄。
洪灾面前的钢铁卫士
2020年6月29日深夜,正在集镇周边巡查的许世雄发现白水江河堤决口,洪水正向熟睡中的村庄涌来。“快跑!水来了!!”警笛被毁,他便用尽全力嘶吼预警!嘶吼声在风雨中几近撕裂,他挨家挨户拍门,硬是在天亮前蹚出近40公里长的生命线,将200余名群众成功转移。这份担当,被多家媒体报道,3天时间内获得网民点赞超1.5亿。《人民日报》赞誉他:迎难而上,奋斗拼搏,“办法总比困难多”;新华社报道称:“嘶吼”的声音几乎变了调,但这却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央视主播郭志坚评价他:“只有都像这位民警小伙一样用上‘大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才能在守护群众安全时力大无穷。”
2023年6月1日,彝良县两河镇遭遇洪灾,两河中学沦为孤岛,800余名师生身陷险境!时任彝良县公安局两河派出所所长的许世雄率队火速驰援。“绳子给我!”他吼叫着将绳索捆在腰间,纵身跃入翻滚的洪流。洪水裹挟着巨石和杂物,疯狂撕扯着他的身体。岸上同事拼死拉绳,终于将他拽回。“快!接应师生!”他强忍疼痛,声音嘶哑,却坚定地指挥。一条依托绳索的生命通道迅速被打通。
此时洪水已漫至二楼。他第一个跳入冰冷刺骨的洪流,以血肉之躯架起“人桥”。肩膀作桥墩,手臂为护栏,师生踩着他们的肩背,沿着这条由警察血肉与意志筑成的通道,最终全部安全转移。后来,许世雄瘫倒在泥泞中,脸上早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扶倾济弱的帮扶先锋
2022年8月,熊某辗转千里,专程前来向素未谋面的恩人许世雄献上一面锦旗。此前,熊某的母亲身患重病,两个妹妹尚且年幼,时任彝良县公安局洛旺派出所指导员的许世雄得知情况后,不仅自掏腰包送粮油,还资助了2万余元。之后,他还四处奔走协调救助资源,为熊某心理受创的妹妹联系医生,帮助她恢复状态并顺利参加中考。
一次,熊某妹妹不慎砍断三指,熊母误判伤情,深夜辗转百里求医无门。“别慌!我来当监护人,马上送医!”许世雄立即驱车飞驰在险峻的山路上,将女孩紧急送至昭通进行手术。医生说,若再晚半个小时,手指就保不住了!
这份生死相托的恩情,让熊某亲手将绣有“恩重如山”4个烫金大字的锦旗,郑重交到了许世雄手中。
危急时刻的抓捕能手
2016年12月26日,婚期将至的许世雄正在执行路检执勤任务。一名歹徒驾车疯狂冲卡,猛然撞向排队人群,现场顿时一片混乱。“闪开!”许世雄大吼一声,用尽全身力气撞开车门,半个身子探入驾驶室,铁钳般的手死死扼住方向盘。车辆擦着惊恐群众的身体,轰然撞上防护墩。霎时烟尘弥漫,焦味刺鼻。他的右腿被变形的车门卡住,钻心剧痛阵阵袭来,但他仍坚定地压制住歹徒,直到同事赶来合围。
婚期在即,案件尚未办结,许世雄拖着打上石膏的腿,夜以继日地完成侦查和移送起诉工作。4天后的婚礼上,这位一瘸一拐的新郎,胸前警徽闪耀,成了全场最伟岸的身影。“警徽戴上了,命就不是自己的了,得对得起它!”——这,就是许世雄的生死信条。
许世雄的鞋底,沾满乡间小路的泥土。晨曦暮霭中,他用脚步一遍遍丈量着辖区的土地。纵是盘根错节的纠纷疙瘩,在他情理法交融的调和下,也总能悄然冰释。“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就没有解不开的结。”这是他常挂嘴边的话。夜深人静,办公室里的那盏孤灯,是暗夜里最执着的守望。他埋首卷宗,抽丝剥茧,让尘封的线索开口说话,让岁月的裂痕愈合于正义之光下。调解纠纷1500余起,为群众办实事500余件……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心血与忠诚的浇灌。
作为一名“90后”民警,自2014年参加工作以来,许世雄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扛在肩上、放在心里,用热血和担当践行着入警誓言。他先后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嘉奖3次,并获评“云南省公安机关最美基层民警”“云南省最美政法干警”“全国普法工作先进个人”“中央政法委年度平安之星”“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云南省优秀派出所所长”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无数次直面危难的冲锋、 与时间赛跑的坚守、与群众交心的赤诚。
◆记者 杨杰 通讯员 文才庆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