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9月19日

周觅:用爱与专业 做孩子成长路上的“点灯人”

◆记者 聂孝美

“西西老师,我想你了!”今年教师节期间,一张稚嫩的手绘贺卡,让昭通市实验幼儿园教师周觅红了眼眶。今年是她从事幼教工作的第七年。从2018年踏入幼儿园大门起,这位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的年轻教师,就以“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初心,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播撒爱与希望。

在同事眼中,周觅是“妈妈老师”;在孩子心里,她是能讲故事、会化解矛盾的“西西老师”“超级朋友”。她的工作,藏在清晨校园门口的拥抱里,藏在孩子们午睡时轻握的小手中。“我们不只是教书,更是育心。”周觅说,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核心,是守护孩子的好奇心,帮他们养成按时吃饭、自己穿衣等生活习惯,学会分享与表达,为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日常工作里,周觅的一天从晨间接待开始。她会笑着观察每个孩子的情绪,用一个个拥抱开启孩子的一天;傍晚则忙着给玩具消毒、整理孩子们的作品,再和搭班老师复盘当日情况。最让她暖心的,是那些被孩子全然信任的瞬间:曾有孩子午睡时因想妈妈哭闹,她没有强迫孩子安静,而是坐在床边轻声讲起“小熊找妈妈”的故事,握着孩子的手说“老师会像妈妈一样陪着你”,不一会儿,孩子便安稳地睡着了。

设计课程时,周觅始终围着孩子转:结合年龄特点、抓住兴趣点、兼顾发展价值。秋天的“树叶探秘”活动中,她带着孩子们捡落叶,观察树叶的形状和颜色,用树叶拓印作画,再一起讨论“树叶为什么落下”。“孩子们玩得开心,才能在体验中学习。”她笑着说。面对孩子争抢玩具、哭闹等矛盾,她有自己的“四步法则”:先共情安抚,再陈述事实,接着引导孩子想办法解决,最后强化规则。“重点是教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当裁判。”周觅说。

7年里,周觅见证了许多孩子的成长,其中内向男孩小宇(化名)的变化让她印象最深。刚入园时,小宇几乎不说话,拒绝参与集体活动。周觅没有强迫,每天给他额外的拥抱,陪他玩喜欢的积木,还悄悄让温和的同学邀请他一起玩。一年后,小宇在故事表演会上主动举手,虽然只说了一句台词,却让周觅和他的妈妈湿了眼眶。“耐心等待,总会等到花开。”这是周觅从这件事里得到的感悟。

周觅坦言,自己曾面临“平衡孩子个体需求与班级管理”的挑战。她通过细致观察每个孩子、和同事默契配合,慢慢找到了解决办法。而支撑她坚持的,是孩子们的反馈:毕业的孩子特意回园送贺卡,内向的孩子变得开朗,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说“喜欢西西老师”。

“疲惫其身躯,滋养其灵魂,见证生命最初的成长——这是世间最幸福的职业。”这是周觅对幼教工作的总结。7年时光,她用爱与专业,做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点灯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温暖的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