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立德”为根基,坚守教育初心;以“赋能”为目标,精进专业素养。在教学、管理、教研等多个领域,他以扎实的行动和优异的成绩,践行着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永善县溪洛渡中心校的老师——张佳俊。
采访当天,笔者走进张佳俊的数学课堂时,他正在讲授“分类”的概念。课程以大家熟悉的垃圾分类场景切入,逐步引导学生感知分类的意义。随后的“课后特别作业”分享环节,他邀请学生分享逛超市的发现。话音刚落,孩子们纷纷举手:“饼干和巧克力总是放在一起”“洗衣粉和肥皂在同一货架”……当被问及这样安排的好处时,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方便顾客寻找物品。”
张佳俊顺势点明主题:“这就是数学中的‘分类’,它能让繁杂的事物变得有序。”他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分类场景:图书馆按学科类别陈列书籍、医院按专科诊室接诊等,这些都是分类思想的具体应用。
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张佳俊始终秉持“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理念,借助生动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本质,让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体验。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他也因此成为学生眼中的“暖心哥哥”。
“张老师的课特别有趣,他经常用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带领我们学习新知识。他很有耐心,不管谁问问题,他都会慢慢讲解,就像大哥哥一样,特别暖心。”学生王雨泽笑着说道。
除了生动的课堂教学与温情的育人风格,作为学校二年级年级组长兼数学教研组组长,张佳俊还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研究,潜心钻研“大单元教学”等新模式。他定期组织教师座谈,通过集体备课与专题研讨,带领团队攻克教学难题,助力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张老师是我们团队的‘主心骨’和‘领路人’。每次我们遇到教学上的困惑,他都会组织我们一起研讨,给我们很多实用的建议。每次外出培训回来,他总是第一时间梳理所学并进行分享,还会针对团队的薄弱环节设计教研主题。在他的帮助下,大家的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二年级数学教研组组员钱麟茂说道。
此外,张佳俊还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教研工作,在校内开展“教学设计分享”“新课标培训”“AI赋能教学”等主题讲座,分享实用经验,助力团队专业素养持续提升。
从教13年来,张佳俊始终坚守教育初心,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所教学科成绩长期稳居全校前列,带领的年级数学备课组多次荣获校级“优秀教研组”称号;个人先后获得“省级骨干教师”“省级优秀管理员”“市级优秀组织教师”等20余项荣誉。每一项成绩的背后,都凝结着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坚守。
“从小我就特别崇拜老师,觉得这份职业能点亮别人的成长之路。走上讲台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8个字就刻在了心里。我始终以敬业精神自勉,以身作则,努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成长的助力者。能以微薄之力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我感到无比荣幸。这份教育初心,我会一直坚守下去。”谈及教育初心,张佳俊目光坚定地说道。
通讯员 冯忠群 郭 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