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9月07日

为了党旗下的庄严承诺 他为民服务一辈子

1975年,汤云贵放弃退役后在昆明安置的机会,到永善地震灾区支援灾后重建,自此扎根永善。从永善县人大常委会退休后,汤云贵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他省吃俭用,长期资助困难学生,累计向学校、灾区等捐款捐物9万余元。汤云贵先后获评“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

2025年,汤云贵光荣入党整整60年。

鱼水之情永不忘

1975年,刚从北京军区某部队退役返回昆明老家的汤云贵主动到永善县团结公社双河大队(今永善县团结乡双河村)支援抗震救灾。

在双河大队,汤云贵虚心向群众学习生产劳动技能,与群众一起改造荒坡建台地、套种粮油保饭碗、清理乱石平地基、新建安居串架房……大家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经过一番努力,双河大变样。在此期间,汤云贵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乡亲们心中,他已然成了家人。

一次汤云贵患急性阑尾炎,高烧不退。乡亲们用竹竿、绳子、棉被绑成担架,抬着他走了几公里崎岖山路,送到双河卫生室救治。住院期间,党组织专门派人看望他,虽只是简单的嘘寒问暖,却让这个“外乡人”感动不已。

“如果组织允许,恳请让我留在这里工作,我将用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当初在党旗下庄严的承诺,把一生奉献给第二故乡……”身体康复后,汤云贵向组织写了一份2000字的思想汇报。经组织同意,汤云贵如愿以偿。

“老干余晖暖人心”

2006年,汤云贵从永善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退休,可是他仍然希望继续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余热。

溪洛渡镇云荞村长湾、燕子岩两个村民小组曾是典型的高寒、贫困、偏远村寨。汤云贵带领永善县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委员到长湾、燕子岩两个村民小组走访调研,并将调研报告呈送永善县委、县政府,助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落地云荞村,村民从茅草房、杈杈房搬进了安全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015年4月,了解到云荞村燕岩、长湾两个村民小组的8名苗族学生每天从家到学校需往返20余里的崎岖山路,汤云贵立即撰写了题为《关于云荞村的燕岩、长湾村小学生长期走读的问题亟待解决》的报告,促成8名学生被安排到永善县民族小学寄宿就读。

汤云贵鼓励云荞村村民发展养殖业,购买微耕机赠送给村民,指导村民种植牧草350亩,还用自己的退休金为村民购买薄膜、种苗、肥料,扶持村民种植党参10亩……云荞村苗族同胞赠送给汤云贵一面锦旗,上面写着“老干余晖暖人心,苗家永记党恩情”。

群众困难我来帮

溪洛渡镇振兴社区居民罗光洪有3个女儿,其中有一对双胞胎。两岁半的女儿陈雯因一场意外事故致右腿严重骨折,做了截肢手术。处在生活困境中的罗光洪不得不将双胞胎女儿送到农村寄养。

2015年3月,汤云贵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罗光洪的家庭情况后,当即和3名志愿者一起对其进行资助。他还积极呼吁相关部门关注罗光洪的家庭情况,得到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他让罗光洪把双胞胎女儿接回县城,用自己的退休金为双胞胎姐妹交了2000元的学费,姐妹俩又回到了幼儿园上学。

除了罗光洪家,他还帮助溪洛渡镇桐堡村杨光兴的两个孩子办理户籍登记、帮助云荞村残疾人李文才和细沙乡残疾人彭树才修建安全住房,并且长期资助10余名家庭困难学生……在永善,受过汤云贵帮助的家庭有很多。

坚守初心乐奉献

2014年8月17日,永善县务基镇发生5.0级地震。当年8月19日晚,运输救灾物资的两辆大货车抵达县城,需要尽快卸货入库。得知消息后,汤云贵立即组织志愿者,同时动员过往行人参与搬运。大家你传我递,不怕苦、不怕累,一直干到深夜,100顶帐篷、500床棉被、420件矿泉水、40吨大米全部搬入仓库并堆放整齐。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县城按下了暂停键。汤云贵主动请缨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他还动员小区居民组建执勤组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包括自己在内的6名老同志分“早、中、晚”三班在小区进行24小时值守。

汤云贵平时生活俭朴、省吃俭用,但对公益事业特别热心。“5·12”汶川大地震、永善“4·5”地震和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汤云贵先后捐赠1万余元;为支持新冠疫情防控,他来到永善县红十字会捐款5000余元。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为城乡学校、灾区等捐款捐物达9万余元。

生命不息,服务不止。在汤云贵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染下,200余名退休干部和社区群众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他呼吁永善县老年体协为“希望水窖”工程等捐款共计5000余元;呼吁永善县老年体协、永善县太极协会、永善县老年大学、社区志愿服务队等社会团体为玉树、汶川、鲁甸等地震灾区捐款4.8万余元;协调爱心组织向码口镇黑甲、犀牛两个村民小组捐赠价值2万余元的物资;动员县处级退休干部向黑甲小学、犀牛小学捐赠价值9000余元的学习用品。在脱贫攻坚期间,他牵头组织开展“衣加衣送温暖”活动,为高寒贫困山区群众捐赠衣物、棉被等3万余件(床)。作为金江余晖志愿服务队队长,他牵头发起“春晖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围绕关爱“五失”未成年人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常态化开展感恩教育、宣传宣讲、关爱帮扶、日常照护等志愿服务。该项目获2023年昭通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比赛二等奖,金江余晖志愿服务队被省委组织部评选为“最美银发志愿服务队”。

◆记者 彭晓雨 通讯员 谭黎明 文/图

从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到年近八旬、两鬓斑白的老人,汤云贵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刻进心中、融入血脉,用一生的坚守,践行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誓言,履行着党旗下最庄严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