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8月31日

绥江:“银发先锋”绘就“夕阳”别样红

在金沙江畔的绥江县,有一群银发长者始终保持着昂扬姿态,用“退而不休”的炽热情怀,继续在各领域发光发热,书写最美的“夕阳”故事。

近年来,绥江县老体协党支部以深化“金沙江党建长廊”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从愿景走向现实。该支部先后获评市级“六好”示范党支部、省级示范党支部,1名党员荣获云南省“最美银发志愿者”称号,党支部书记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

党建温情相伴

打造“老有所学”的养心家园

走进绥江县老体协党支部活动室,一股温馨舒适的气息扑面而来。老年体育事业不仅能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是服务社会、传递正能量的有效载体。为此,县老体协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与老年体育事业发展和服务社会深度融合,把党支部建成温馨港湾,让老年朋友在这里感受到党的关怀、传承红色基因。

为筑牢思想根基,绥江县老体协党支部通过集中学与自学、线上与线下、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借助“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开展理论学习。自2023年以来,共组织专题学习28次,开展特色活动12场。

为丰富老年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绥江县老体协党支部配合县老干部局办好身边的老年大学,结合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特点,开设书法、舞蹈、绘画等5个专业、7个班级,帮助390名学员学习新技能、结交新朋友、展现新风采。书法课上,学员们挥毫泼墨,尽显文化底蕴;绘画课上,学员们用画笔勾勒心中的美好生活;舞蹈课上,学员们舞姿翩跹,绽放自信与活力。党员许琴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很无聊,自从来到老年大学,天天盼着来上课。在这里既学到了知识,又结交了许多朋友,让我找回了生活的乐趣。”

注重人文关怀

构建“老有所乐”的亲情家园

针对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独、渴望陪伴的情况,绥江县老体协党支部通过集体学习、促膝谈心、走访慰问等方式,搭建情感交流的“连心桥”,切实为老年朋友排忧解难。

绥江县老体协党支部坚持把集中学习作为帮助老年人驱散孤独、连接社会的精神纽带,精心策划学习主题,从党性教育到时事政治、从技能传承到兴趣拓展、从养生保健到健康管理,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同时,还注重学习场地的灵活多变,从党支部活动室到党性教育基地、从县内观摩到县外交流活动,学习方式也从传统的“一人讲”变为“多人讲”,让老年人在交流中找到归属感。近年来,该党支部先后组织党员到四川古蔺县重走长征路、参观宜宾市赵一曼纪念馆等地,自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学习中不断增进感情。

绥江县老体协党支部通过“四清楚五必访”机制筑牢情感纽带,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用细致入微的工作传递党的温暖。党员姚良英因在丧偶后长期深陷悲伤、难以释怀,甚至因此生病。得知情况后,支部组织党员上门看望慰问,帮助她疏解情绪。在组织的持续关爱下,姚良英的病情逐渐好转。她激动地说:“你们像家人一样关心我,让我感到非常幸福。”在支部的温情呵护下,她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爱。这场心手相牵的关爱行动,洋溢着守望相助的温情。

汇聚银发智慧

共建“老有所为”的奋进家园

绥江县老体协党支部高度重视发挥老年群体的智慧与经验优势,积极以“党建+志愿服务”模式组建“银发志愿服务队”,引导老党员在基层治理、文化传承、建言献策等领域持续发挥余热。2023年以来,支部共组织开展志愿服务58次,参与人数1200余人次。

志愿服务队不仅积极为绥江发展建言献策、协助调解邻里纠纷,还深入乡村、社区、学校开展文艺演出,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送戏下乡”16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正能量。支部还紧密结合“七一”、全民健身日、重阳节等重要节点,广泛组织开展文体活动。2024年,成功承办全国老年人健步走大联动活动,吸引1300余人参与;举办“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专题文艺展演,1000余名学员登台表演。全年累计举办各类赛事24场、跨省交流活动3次、区域性活动5场,参与人数约3000人次。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廖自富多次走进机关、社区,深情讲述参战经历,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传承红色精神、担当时代使命。支部还组织拍摄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永远跟党走》等快闪视频,以新颖方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绥江县老体协党支部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把党支部建成团结、服务、凝聚老年群体的坚强堡垒,让“银发”力量在绥江大地持续绽放光彩。

通讯员 王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