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董莉莉 刘 杰 文/图)8月22日至24日,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水稻种业科技创新团队选育的“云237S”等7个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通过鉴定,云南省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再添“新力量”。
专家组深入水富市向家坝镇水河村水稻育种基地,听取了关于7个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新品种选育过程、组配筛选及试验示范的情况介绍,随后进行田间现场鉴定和室内鉴定。专家组认为,“云237S”“云239S” “云241S” “云243S”4个籼型两用核不育系和“云粳240S”“云粳242S”“云粳244S”3个粳型两用核不育系具有新颖性和特异性,其农艺性状整齐,遗传性状稳定,相关指标符合《云南省水稻雄性不育系鉴定办法》的要求,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本次鉴定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新品种除在抗病性、品质方面有所提高外,“云241S”“云243S”可视化标记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新品种的成功创制,实现了我省在该领域零的突破。“可视化标记不育系通过叶色等可视化标记,实现机械化去杂或早期去杂,使制种与繁种核心环节‘去杂’告别耗时耗力的现状。”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奎丽梅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