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8月12日

青山种出“金果子”

——盐津县人大代表张勇发展特色农业带动乡村振兴纪实

◆通讯员 唐万洪

在盐津县盐井镇黎山村苗寨村民小组,有这样一位扎根山乡的奋斗者:他立足区域优势,潜心发展特色农产品;身为人大代表,他积极为乡村旅游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建言献策;作为一名党员,他以苦干实干发挥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他就是村民张勇,一位敢在山旮旯里先行先试,成功种植猕猴桃、树莓、八月瓜等特色农产品的创业带头人。

张勇于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20年当选盐井镇人大代表,并分别在2020年、2022年荣获盐井镇“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猕猴桃园里专注地修枝除草。

2006年至2012年,张勇通过外出务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拓了视野。2013年,他毅然决定返乡创业,投身生猪和乌骨鸡养殖。虽然生猪养殖规模一度稳定在300头左右,但经济效益始终不理想。为了突破发展瓶颈,2020年,张勇流转土地300亩,带领21户农户开始种植猕猴桃。经过辛勤耕耘,2022年迎来了首次分红,这让张勇和果农们看到了发展绿色农产品的广阔前景。2023年,张勇将种植规模扩大到400亩,实现亩产2000余斤,总产值达640万元,为村民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猕猴桃试种的成功,更加坚定了张勇发展多元化特色农产品的决心。

2023年,在精心管护好400亩猕猴桃的同时,张勇又流转了100亩土地种植树莓,取得了显著成效:亩产量达500斤,市场价每斤25元,亩产值约1.25万元,总产值突破100万元。丰收的喜悦不仅洋溢在张勇心中,也展现在参与农户的眉梢。

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理念,自2024年起,张勇开启了新一轮特色农产品试种:种植红果参(俗称“算盘子”)40亩、地枇杷(俗称“地瓜儿”)40亩、牛腰子果(俗称“八月瓜”)20亩。截至目前,红果参和地枇杷已试种成功,张勇计划今年扩大规模。这种多元化的种植模式,进一步坚定了张勇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产业、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信心。

对于未来,张勇制定了清晰的规划:首先,扩大种植规模,计划将特色农产品种植总面积扩展至1680亩(其中八月瓜80亩、树莓200亩、猕猴桃1200亩、算盘子100亩、地枇杷100亩);其次,推动产业升级,通过多方合作建设加工厂房,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开发果酒、饮料及保健饮品等系列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力争3年内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以上,带动100余户农户实现稳定增收;最后,深化农旅融合,配套建设猕猴桃采摘园和树莓采摘园,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张勇,这位从务工青年成长为致富带头人的共产党员,用一颗颗猕猴桃、一株株树莓,在青山沃野间践行着党员的初心使命;这位心系乡土的人大代表,用创新理念拓宽增收渠道,用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旅游,在履职尽责中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他的故事,正是万千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共产党员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