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8月12日

上接第1版《暑期托管惠民生 缤纷假期欢乐多》

在昭阳区红路馨居小学托管服务点,多元托管服务吸引940余名小朋友积极参与。学校充分利用教室、功能室、运动场馆等活动场所和设施设备,分组分班开展以活动、运动、劳动为主,以学业辅导为辅的托管服务,政府提供每人每天8元标准的免费午餐,携手护航孩子们安全快乐成长。

为让暑期托管服务惠及更多孩子,盐津县推出“集中关爱+流动服务+爱心家庭”的多元服务模式,对因交通不便或个人特殊原因不能参与集中托管服务的留守儿童,以“移动的儿童之家”为载体,分批次将暑期托管关爱服务送到有关村社片区。目前,该县流动托管服务活动有序开展,预计服务2000余人次。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责、部门协同、统一组织”的原则,昭通市暑期集中托管服务采取集中或分段安排的方式,以每天5至6个小时的标准开展托管服务30天以上。服务内容坚持以文体活动为主、作业辅导为辅,组织以返乡大学生、教职工为主的志愿者队伍,全力做好集中托管服务,让家长既放心又省心。

为提升托管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昭通市各级团组织牵头,以返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抓手,向社会公开发布岗位需求,吸引返乡大学生、教职工、社会爱心人士等超过2000人报名参与。同时,采取审核定岗、培训上岗、因需配岗的方式,联合教体、民政等单位对志愿者力量进行培训,并精准匹配到每个集中托管学校和“儿童之家”。

精彩课堂护航快乐成长

暑期以来,绥江县在各乡镇办起12个公益暑托班,为400多名留守儿童提供假期集中托管服务,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假。“暑托班有很多小朋友,我们一起玩游戏、做手工、学唱歌,每天都很充实、很开心。”在新滩镇石龙小学托管服务点的音乐课上,孩子们认真聆听志愿者老师的讲解示范,专注地学习声乐技巧。

为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陪伴,绥江县招募了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的45名大学生提供托管志愿服务。志愿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聚焦儿童全面发展,合理开设了地理知识、自护教育、手工绘画等特色课程,让暑期托管点成为孩子们的快乐驿站。

“课程非常丰富,包括科普、美术、音乐等内容,这些课程都是我们教研组多年研讨的成果,比较适合儿童的认知和成长。”大连理工大学“梦起云滇”公益团队领队孙伊园介绍,为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志愿者还陪伴孩子们做手工、读课外书、下棋、学习安全知识。

同样精彩的还有盐津县牛寨乡“放牛班”研学活动。在牛寨中学暑期托管服务点,学校组织90余名小朋友,到万和农耕文化展览馆、龙茶茶坊庄园、牛塘产业基地,在农耕体验、采茶制茶、中药探秘中,感受文化魅力,学习生活技能。“这次活动太有意义了,玩得开心,还学到了采茶知识。”参加研学活动的王嘉艺小朋友兴奋地说。

在巧家县立鹤小学托管服务点,除了美术、音乐、体育、手工、红色故事分享、健康讲座等特色课程外,还安排老师开展假期作业辅导。“课堂上,老师会耐心地给我们辅导作业,课间又能和同学一起打羽毛球,玩‘萝卜蹲’、走迷宫、跳格子等各种游戏,在这里很开心。”父母均在外地务工的罗浩宇小朋友笑着说。

针对集中托管服务范围广、年龄跨度大、托管点位多的特点,昭通市、县两级精心指导各集中托管点,坚持“活动为主、学业为辅”原则合理设置活动内容,开设了智力开发、体育锻炼、劳动教育、写字绘画、音乐舞蹈、诗歌朗诵、“六防”安全教育等活动课程,让孩子们沉浸式享受暑期的快乐时光。

此外,昭通市持续加强托管服务安全管理,每个集中托管点位由所在托管学校的校领导或“儿童之家”所在的村(社区)干部担任队长,负责安全管理;返乡大学生、教职工等志愿者按要求组织开展活动;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实行校园安全保卫、进出学校严格登记、家长早晚接送等闭环管理,让孩子们在暑假期间平安、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