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8月11日

关爱“一老一小”走进绥江: “暑”不尽的精彩“托”出快乐一夏 ◆通讯员 罗 洪 文/图 “出马!将军……”在绥江县会仪小学教室里,孩子们轻轻落子,一场智慧较量悄然展开。教室内欢声笑语不断,这是会仪镇暑期公益托管班的日常场景。今年暑期,绥江县整合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暑期服务,丰富多样的课程活动点亮了孩子们的多彩假期。 随着小手娴熟地摆弄,魔方上原本混乱的色块像被施了魔法般渐渐归位;课桌上,小小的跳棋承载着棋手们智慧的较量,每一次落子都是对胜利的渴望;操场上,小运动员们像充满活力的小太阳,眼睛盯着飞来的羽毛球敏捷地挥动球拍,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能学到新知识,还能玩各种有趣的游戏,暑假我过得太开心了。”“大哥哥大姐姐对我们特别好,我还交到了很多新朋友,特别开心。”说起这段多彩的暑期生活,孩子们格外兴奋。 4名返乡大学生到会仪小学当志愿者,陪伴40多名留守儿童度过欢乐暑期。志愿者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根据孩子们的情况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让孩子们“托”得快乐。 “我们让孩子更明确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孩子们拥有健康、快乐的暑期。”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李青平擅长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每堂课总能收获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手臂抽筋要这样,把拳头捏紧,反复这样活动……”在新滩镇鲢鱼村,社工周慧敏利用村委会会议室为孩子们开设暑期安全课堂,教给孩子们防溺水的自救互救知识。“我觉得安全是第一位的,鲢鱼村地处江边,夏季溺水的风险高。”周慧敏说,她结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给孩子们一些自救互救的知识。 除了安全课堂和趣味竞技,暑托班还升级为消防训练营。 在南岸镇珍珠社区,消防员走进儿童之家,指导孩子们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组织孩子们近距离参观消防车辆,指导孩子们掌握消防水枪的使用方法。妙趣横生的消防安全课为孩子们的暑期安全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原来消防员叔叔出警这么快,他们的工作太辛苦了!”“我学会了遇到火灾要先拨打119,还要记得说清楚地址,讲清火灾发生的原因!”孩子们纷纷表示,这次实践让他们对消防安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我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还拥有约473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在福兴小学的教室里,绥江县西部计划志愿者黎伟一边板书一边讲述;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是一节“我心中的中国地图”主题活动课,34名孩子分成若干小组,用树叶、黏土、颜料合作创作地图,他们的眼神里充满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这是中国,这是云南,这是我的家乡——绥江!”小朋友罗文康举起他和同伴刚完成的作品,自豪地说,“我爱我的祖国,也爱我的家乡!” “不忘来时路,才能奋进新征程。”黎伟说,每天下午课程结束后,志愿者们都会集体备课,通过观看红色电影、唱经典红歌、讲红色故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植根于孩子们心中。 音乐的力量,如同心灵的魔法。在新滩镇石龙小学,来自大连的大学生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给孩子们开展了一堂精彩的声乐课,孩子们全神贯注地练习哼鸣技巧和发音技巧,眼神中透露出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 “想不到合唱那么有气势、那么优美动听,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我也要做一名歌唱家!”周兴瑞小朋友观看完《七子之歌》大合唱后,他对唱歌的热情更高了。 “这些课程经过教研组持续研讨和优化打磨,内容和教法都更适合儿童。”孙伊园是大连理工大学“梦起云滇”公益团队的领队,她表示,除了音乐,今年的暑托服务还聚焦儿童全面发展,增设了地理知识、自护教育、手工绘画等特色课程,最终让暑期托管班成为孩子们的快乐驿站。 暑期以来,绥江县利用学校和村社区儿童之家开设了12个公益暑托班,为400多名留守儿童提供陪伴和守护。暑托班坚持“公益、自愿”原则,实行全方位、全周期管理,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素质拓展、安全教育等多样化服务。 “我们的课程活动设置非常丰富,既有绘画、手工、音乐欣赏、经典朗读等美育课程,也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课程以及趣味游戏活动,还有内务整理、田园种植体验、卫生清洁等劳动课程。”绥江县教体局副局长鲁云表示,通过精心设计以兴趣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元课程,让暑托班成为安全守护的“避风港”、打造素质拓展的“新课堂”、搭建社会关爱的“连心桥”、提供家庭支持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