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罗 洪 文/图
“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有这么多爱心人士的帮助,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2023年以来,绥江县持续推进“物质+服务”,让社会救助更有温度。在多元、精准的关爱服务中,家住福兴社区的赵春碧四姐弟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走进福兴社区的易地搬迁安置房,干净整洁的屋子、贴满墙壁的奖状,让人很难想象住在这里的是4名无父无母的孩子。母亲出走失联,父亲车祸去世,27岁的姐姐赵春碧成了家里唯一的成年人,她独自扛起照顾弟弟妹妹的重担,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当时真的是‘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该怎么办。”赵春碧说,父亲遭遇车祸时,她觉得天都塌了。
赵春碧在县城一家美容院打工,仅凭一双手和一份微薄的工资,难以支撑起姐弟4人的生活开销。当她一筹莫展时,县民政部门干部入户走访,为3名未成年的弟弟妹妹申请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每人每月1370元。“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轻了很多。”看着弟弟妹妹,赵春碧松了一口气。
“这项补贴基本能保障他们的生活,可以领到他们成年;以后他们继续上大学的话,补贴会延续到他们大学毕业。”前来走访的县民政局副局长李跃会耐心讲解着帮扶政策,同时鼓励赵春碧好好生活。
家庭的变故,让妹妹赵丽萍患上了抑郁症,两个弟弟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长姐如母,赵春碧匆忙扮演起“母亲”的角色,显然力不从心。这些问题,都被社会工作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个家庭最需要的就是心理关爱、情感陪伴以及家庭教育指导。”县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罗世乾表示,已将该家庭列入重点关注的困境儿童家庭,每个月都会上门开展3次至4次关爱服务,协助姐姐教育3个弟弟妹妹,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疗育,用关爱与陪伴守护他们健康成长。
社工成了四姐弟家中的常客,操持家务、辅导作业、交流谈心……四姐弟紧锁的眉头一天天舒展开来。社工还请来家庭教育指导员,教授赵春碧陪伴弟弟妹妹的方法与技巧。
“你可以多表扬弟弟妹妹,比如,‘弟弟你今天好棒,居然把饭都吃干净了……’”廖存凤是县家庭教育讲师团的指导员,隔三岔五就和赵春碧探讨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赵春碧心里的紧张感和焦虑感渐渐缓解,和弟弟妹妹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暑假里,赵春碧辞去了工作,在家专心照顾弟弟妹妹。想到秋季学期即将开学,教辅资料、学习用品、生活费等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她心里一下子慌了神。社工对接了社区的服装厂,带赵春碧到厂里参观,了解上班时间、工资收入等情况。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让赵春碧眼前一亮:“离家近,回家也方便,可以一边照顾弟弟妹妹,一边挣钱,两全其美。”
无微不至的生活照料,春风化雨般的关爱服务,让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两个弟弟愈发懂事,妹妹赵丽萍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姐弟仨的学习更是突飞猛进。他们获得的奖状越来越多,以至于客厅的墙壁上都已经贴不下了。社工特意送来奖状收集纪念册,并带着孩子们仔细整理存放。社工笑着对赵丽萍说:“你看,平时我们说你优秀,你总觉得那是故意夸你;可这些奖状都是学校发的,说明老师也认为你很优秀。”看着眼前那一张张奖状,赵丽萍的眼眶泛起了泪花。
通过社工协会的牵线,昆明的一位爱心人士与赵丽萍结成帮扶对子,每月资助200元,直至她完成学业。7月29日,罗世乾照例来到四姐弟家转交当月的资助金,却意外收到了赵丽萍准备的惊喜。“罗老师,这是送给你的生日礼物,我自己做的!”一张字迹娟秀的明信片、一张写满祝福的贺卡、一朵丝线编成的小花被她小心翼翼地装进一个透明的袋子里。“谢谢,这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生日礼物!”罗世乾捧着这份真挚的祝福,感动不已。赵丽萍说,这份礼物在半个多月前就准备好了,里面藏着她对罗世乾这位大哥哥满满的感恩。
爱心的传递总能点亮生活的光。感受着“物质+服务”的温度,如今走出阴霾的赵春碧和赵丽萍姐妹俩已完成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蜕变——她们自发打扫小区卫生,踊跃参加公益活动,用行动将她们收获的善意传递给其他人。
“明天会更好!”阴霾散尽,便是晴天。社工们依然奔忙在路上,四姐弟眼中重新泛起了光芒。
“春风不解风情,吹动少年的心,让昨日脸上的泪痕,随记忆风干了……”社区公园里,赵春碧和赵丽萍沐浴着暖阳,倚着栏杆眺望金沙江,歌声与欢笑在风中荡漾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