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韩妤玟 曹馨心)近日,在威信县扎西镇大河村村民何万成的西瓜种植基地,一片绿意盎然的瓜田映入眼帘,饱满的西瓜掩映在繁茂的瓜叶间。空气中除了清甜的瓜香,更透出村民们对生活的满足与期待。
何万成是附近有名的食用菌种植大户,两年前,在羊肚菌丰收之后,他利用羊肚菌耐寒喜阴的特性,结合其与西瓜生长周期的“时间差”以及对光照、温度的互补性,摸索出“秋冬种菌,春夏种瓜”的套种模式,将废弃的菌棒转化为西瓜的养料,既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又实现了环保种植。
套种之路起步时,育苗和病虫害这两大“拦路虎”成为何万成的首要难题。西瓜苗移栽后的成活率较低,加之病虫害频发,严重影响了西瓜产量。为此,他白天在田里观察记录,晚上查阅资料筛选实用技术,遇到难题时,便向镇农技站的技术员请教,通过系统攻关,他成功克服了这些困难,实现西瓜增产。目前,其12亩西瓜种植基地亩产量可达5000余斤,年产值约12万元。
何万成的西瓜产业不仅实现了个人增收,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从播种、管护到采摘、运输各环节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目前基地日均用工5—6人,高峰期达到10余人,日人均增收约100元。
随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何万成计划扩大西瓜种植规模,不仅实现个人增收,更将带动村里的产业链发展,让更多村民分享到产业发展的红利,让繁茂的西瓜田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