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远松
入夏以来,强对流天气引发的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及次生地质灾害频发,每一条灾情动态都牵动着千万人的心。然而,面对灾情,一些价值观错位的抖音、视频号主播却将灾害现场变成了逐利的“秀场”:他们在及腰积水中举着手机拍照,对着镜头亢奋喊话“家人们快看,这里涨洪水了”;追拍因灾受困的乘客,甚至在救援现场挤占有限空间;把镜头对准被吹倒的玉米地,反复叫喊“苞谷倒了,求点赞、送人气票”;更有甚者为“蹭流量”故意在危险路段停留拍摄,对身旁的警示标语视而不见。
这些镜头里,看不到对受灾群众的同情与安慰,听不到对救援的呼吁与对生命的敬畏。他们或许辩称“在记录真实灾情”,但真正的灾情记录从不是博眼球的表演——实事求是转发预警信息、传递避险提示,凝聚援助力量,展现守望相助的温暖,才是灾情记录的应有之义。那些救援人员冒险营救的身影、邻里互助转移群众的画面、干部彻夜排查隐患的坚守、自发援助滞留群众的善举,才是值得镜头聚焦的真正主角。
灾害从不是流量的“密码”,困境不该成为牟利的“素材”,灾情更不能当作涨粉的“筹码”。灾害发生时,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主播扎堆拍摄可能堵塞救援通道,过度渲染混乱画面易引发不必要的恐慌,更会给受灾群众带来深切的不尊重感、不安全感。
直播可以有热度,但不能没有温度;流量可以有追求,但不能无底线。别让灾害现场的镜头,只看得见数据的跳动,看不见人心的冷暖。灾害面前,少一些“围观式直播”,多一些“助力式行动”,哪怕是转发一条官方救援信息、一条温馨的安全提示,远比在灾害现场摆拍作秀更有意义。让镜头回归初心,让流量承载温情,才是灾情面前应有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