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8月08日

大关推进互嵌式发展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本报讯 (云南政协报记者 董荣蓉)近年来,大关县积极探索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当地绚烂绽放。

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实施易地搬迁8792户37664人,以居住嵌入为重点,采取进城入镇、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方式,逐步形成嵌入式居住环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积极营造尊重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社会氛围,实现群众办事便捷化、居民联系紧密化、往来互动频繁化的高质量服务效果。

营造共学文化氛围。出台《大关县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印发《大关县“双十”人才引进计划任务分解清单》,促进各族青少年相互理解尊重、相互欣赏包容、相互学习帮助;开展学校撤并工作,完成校内各族学生合校、混班混宿,让孩子们住在一起、学在一起、玩在一起,共同成长进步,营造多元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广大师生观看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等题材优秀影视作品,同步开展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构建互通共融平台。制定《大关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在政务大厅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为流动人口提供落户、就业、就医、就学、技能培训等优质服务,让流动人口适应环境、融入城市、安居乐业;充分结合各类传统节日和民族特色节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创编了一批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并依托文旅融合高标准举办各类文化文艺活动,搭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助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牢固树立主人翁精神,从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坚持“快立、快办、快结”,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各部门重要议事日程相结合,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印发《大关县建立股份合作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大关县落实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任务分解表》等相关文件,鼓励引导企业到民族地区投资兴业,支持少数民族村寨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召开创业担保贷款助推产业发展会议,加大“贷免扶补”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落实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推动各族群众联合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