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8月03日

威信

鲁甸

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暑期“看护难”问题,让孩子们度过安全、快乐且有意义的假期,鲁甸县火德红镇中心小学精心组织开展了暑期留守儿童托管服务。学校联合志愿者团队,以“全方位关爱”为核心,打造了集学习、运动、艺术与心灵滋养于一体的“成长加油站”,让留守儿童的假期不再孤单。

课程多彩:“运动+艺术+心理”三育并举

每天上午开设篮球、羽毛球、跳绳等体育项目,帮助孩子们强健体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下午则以经典诵读、绘画创作及合唱、舞蹈等艺术课程为主,激发创造力与审美情趣,让艺术之美浸润心田;傍晚,安排团体心理游戏和情绪管理课程,帮助孩子们打开心扉、增强自信,实现身心同步成长。

安全筑墙:“知识+演练+技能”三位一体

学校把学生暑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不仅邀请消防员开展防溺水与防火灾讲座,还组织志愿者带领学生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手把手教授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基础急救技能。通过体验式的安全教育,“珍爱生命”从一句口号转化为孩子们的自觉行动。

志愿暖流:“辅导+陪伴+保障”无缝衔接

3名大学生志愿者与6名学校教师混编成学业辅导组、兴趣引导组、生活照料组,为孩子们提供作业答疑、手工指导、午休看护等全天候服务;学校后勤则同步做好场地消毒、餐饮搭配、午休巡查等工作,确保托管服务有序、高效。志愿者与老师的每一句叮咛、每一次击掌,都在孩子们心里播下“爱”的种子,让留守的时光不孤单,让假期更温暖。

暖心的托管服务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还让留守儿童真切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火德红镇中心小学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汇聚力量、优化服务,让这份关爱持续温暖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通讯员 唐 明 翟 羽

大关

近日,大关县木杆镇振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站里,75名6—12岁的孩子欢聚一堂。在阵阵欢声笑语中,木杆镇“鸽子花”暑托班正式开班。

作为专为破解留守儿童、双职工家庭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而打造的民生项目,“鸽子花”暑托班不仅为孩子们筑起安全港湾,还通过多元课程设计,帮助他们摆脱“手机依赖症”,在探索中收获成长。

开班首日,暑托班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课程安排后,活动室随即变成“知识游乐园”。安全知识大课堂,涵盖防溺水、防性侵教育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宣传,为孩子们的暑期安全护航;精彩知识大课堂,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为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课间技能秀大课堂上,跳绳挑战赛里跃动着活泼的身影,棋盘区的“楚河汉界”间展现着智慧的交锋,乒乓球台前的你来我往传递着运动的快乐,整个活动站俨然成为孩子们释放天性的乐园。

这项贯穿整个假期的暑托服务,绝非简单的“看护”,而是一场有温度的“陪伴式教育”。社区相关负责人化身“安全讲师”,用案例教学筑牢安全防线;社区工作人员甘当“生活管家”,细心呵护孩子们的日常起居;大学生志愿者则身兼“课业导师”与“特色拓展员”,将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素质拓展等内容串联成“知识糖葫芦”,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们养成自主学习和积极锻炼的好习惯。

“以前放假,既担心孩子去河里玩水,又担心他们整天玩手机、看电视,不做作业,现在放心了。”“这里有人专门教他们写作业、组织阅读、玩益智游戏,既可以培养孩子自觉看书、做作业的好习惯,也可以让他们变得开朗自信”……看着坐在教室里学习的孩子,家长们发自内心地感叹道。

午后的农家书屋是另一个成长乐园。有的孩子手捧《中国地理》,在字里行间“丈量”世界,轻声许下“带爷爷奶奶看远方”的心愿;有的沉浸在童话与科幻世界中,用想象力编织未来蓝图;有的围坐在“阅读分享角”,在思维碰撞中答疑解惑,向志愿者请教时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书香与童声在此交融,让这个小小的书屋真正“活”了起来,成为滋养心灵的“知识充电站”。

从安全守护到习惯养成,从知识启蒙到心灵陪伴,木杆镇“鸽子花”暑托班正以爱为笔,为孩子们勾勒着一段充实而温暖的暑期记忆。

通讯员 宋兴梦 蔡 美 李元树

暑托班护航快乐成长

暑假期间,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安全成为许多家庭的难题。在威信县高田乡大湾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托管班活动正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7月29日,暑托班开展了包饺子、安全小课堂、趣味运动等系列活动,148名孩子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在高田乡后山民族小学的食堂里,学生们围坐在长桌旁,在老师的指导下笨拙却又认真地包着饺子。有的饺子变成了“小元宝”,有的鼓着“大肚子”,还有的边缘歪歪扭扭。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志愿者有机会陪伴他们,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志愿者高会告诉笔者,此次活动,虽然孩子们包的饺子形状各异,但是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孩子们一样。

更让孩子们惊喜的是,村委会还特意捐赠了新鲜猪肉,为饺子宴“加餐”。据悉,这已是高田乡大湾村连续两年向暑托班捐赠猪肉。“去年送了160多公斤,今年送了140多公斤,就是想让孩子们吃得更好一点。”高田乡大湾村党总支书记杨在升朴实的话语中透露着对孩子们的关爱。

除了动手实践的欢乐,暑托班还为孩子们的心灵成长注入了正能量。教室里,一堂生动有趣的安全小课堂正在进行。“遇到‘小霸王’怎么办”“我们的身体都有‘小秘密’”……老师巧妙运用贴近孩子生活的案例,将防霸凌、保护隐私等知识改编成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的故事,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当阳光变得柔和,暑托班的课堂延伸到了户外。投篮比赛、乒乓球对抗、抢凳子等趣味运动项目轮番上演,操场上跃动着孩子们奔跑的身影,加油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以前在家只能看电视,现在来到学校可以跟老师学画画、玩游戏、包饺子等,既充实又快乐。”暑托班学生张婷婷兴奋地分享道。

据介绍,暑托班采取“托管+教育”模式,既提供课业辅导,又开展文体活动,确保孩子们学有所获、玩有所乐。

高田乡开办的暑托班不仅解决了留守儿童“看护难”问题,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从安全教育到劳动实践,从课业辅导到户外运动,这里的暑期托管服务真正实现了从“看住”到“育好”的转变。

通讯员 姜 航 申丽琴 晋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