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7月31日

守护“武”之魂

莫 娟

昭通古城的青砖黛瓦间,镌刻着“崇文尚武”的历史记忆。从邹若衡创立的邹家拳到彭勤开创的彭家拳,武术精神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如今,随着昭通古城保护修缮工程的推进,如何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复兴武术文化,是昭通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昭通古城修缮工程不能仅停留在“修旧如旧”的形式上,还要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李文仲等武术名家提出的设立武术名人展区、举办武术展演和比赛的建议,正是让古城“活”起来的关键。古宅若只作为静态的文物陈列,难以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若能将武术文化融入其中,通过互动体验、沉浸式表演等方式呈现,不仅能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还能成为昭通文旅的一张名片。

武术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建筑载体的保护,还要依赖人的主动参与。如何让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活力?除了举办常规比赛和表演外,还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推介昭通武术文化,或开发武术主题研学路线,让更多人从“看热闹”变成“懂门道”。

昭通古城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悠久的历史,还在于其凝聚的城市精神内核。只有让武术文化真正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古城才能真正“活”起来,而“崇文尚武”的文化基因也将在乌蒙大地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