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7月27日

昭通少儿庭院剧 《守护党章》公演

本报讯(记者 唐龙泉飞)近日,在充满历史气息的昭通古城李氏支祠内,由昭通市世纪之艺艺术培训学校精心编创的少儿庭院剧《守护党章》,作为昭通市首部少儿庭院剧作品,在古城剧院的古朴庭院内完成首演。两场公益演出全部满座,332名观众沉浸在孩子们真挚动人的演绎中,共同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初心使命。

本剧以博物馆教师的导览为引,徐徐展开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守护史诗。1928年,阴云笼罩下的中华大地,党龄与党同龄的张人亚(张静泉)将一批关乎革命火种的珍贵文书资料秘密带出上海,郑重托付其父张爵谦保管。剧中真实再现了老人为严守党的秘密,毅然为儿子建立衣冠冢,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默默守护党章等核心文件长达23年的沧桑岁月。直至1951年,衣冠冢开启,那段感天动地的忠诚才重见天日。剧中不仅生动描绘了守护的艰辛历程,更在故事情境中巧妙向小观众们传递了党章的分量及其深刻意义。

60名年龄仅3岁至13岁的小演员,身着朴素的戏服,以真挚情感投入角色。他们将革命先辈们为信仰甘洒热血的赤诚,以及张爵谦老人平凡又伟大的坚守,凝练于举手投足与字字铿锵的台词间。台下166个座位的两场演出均座无虚席,众多家长与孩子们端坐其中,屏息凝神。当小演员们用纯净的童声再现历史抉择的壮烈与坚守的孤寂时,无声的泪水与心潮的起伏在观众席上蔓延,《守护党章》的剧情穿透岁月迷雾,直抵人心深处。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历史节点,《守护党章》如同精心播撒的红色基因之苗,它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言童语”讲述宏大主题。该剧获得了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有同学观后表示:“这是一场红色教育的盛宴,对青少年赓续红色革命基因大有裨益。”孩子们在演绎与观看中,真切感受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信仰高度,“热爱领袖、红色基因、中华文化”的种子悄然在幼小的心田中生根。昭通市世纪之艺艺术培训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昭通持续开展公益演出,让这部凝聚赤诚与童真的红色佳作,滋养更多昭通少年儿童的心灵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