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不只是托管,更是托举》
学校充分利用教室、功能室、运动场馆等场所,分组分班开展集体游戏、文体娱乐、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活动,辅以思政教育、红色教育、养成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今年,红路馨居小学连续3年到暑假托管班当志愿者的老师就有10多人。校长王怀学就是托管班最热心的“老校长”,他连续3年都把托管班开办得有声有色。王怀学说:“红路馨居小学托管班的课程设置,以活动体验、运动锻炼、劳动实践为核心,辅以针对性的学业辅导。这样的安排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共性需求,又兼顾了他们的个性发展需要——让孩子们在托管时光里强健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兴趣爱好,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红路馨居小学安全办公室副主任陶晗为了开办好托管班,放弃了陪媳妇、孩子去丽江旅游的机会,在学校里当起了“代理爸爸”。年级组长赵庆皓不仅自己报名在托管班负责管理工作,还动员在江苏上大学的侄儿泰金成到托管班当志愿者。泰金成每天到学校辅导孩子们练习书法、学习音乐知识。
校园千生“同乐”
每天早上8时30分,已经放暑假的红路馨居小学门前却有成群的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参加托管班。
早上9时,足球兴趣班的30多名同学就在教练的带领下来到校门口的7人制足球场开始训练。而在篮球场上,一名女教练员同样带着40多名学生在练习运球,校园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年级(2)班的姜启聪经常主持升旗仪式,今年还在六一儿童节活动中当了主持人,做主持人的时候很有范儿。今年暑假,因父亲在外务工,母亲在社区农贸市场摆摊,他和上二年级的弟弟便都参加了暑假托管班。在托管班里,姜启聪组织起了一个10多人参加的主持人兴趣小组。
和姜启聪同班的李梓萱,父亲在昆明打工,母亲带着三妹在省耕夜市摆摊,无暇照看她和上三年级的二妹。如今,李梓萱和二妹都参加了托管班,白天6个小时都在学校参加兴趣活动、劳动实践,或是做暑假作业,姐妹俩非常开心。
“这位同学画的冰激凌很像,很有想象力,让我们为他鼓掌。”来到托管9班的教室,穿着志愿者红马甲的马博源,正和另外2名志愿者一起,培养孩子们的绘画兴趣。马博源是丽江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的大一学生,家住昭阳区钻石花园。他每天乘公交车到学校,指导孩子们绘画。马博源说:“我是大一的一名志愿者,我来这里参加托管服务就是想带领这些孩子们学习,帮助他们快乐地成长。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与同学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在另一个班的教室里,2名志愿者正在引导孩子们朗诵白居易的诗《池上》。其他班级的教室里,老师和志愿者组织同学们唱歌、学习传统文化等。在学校的实践基地里,孩子们正在为精心培育的花除草。
同在一片蓝天下,心手相牵助成长。红路馨居小学通过集中托管服务,有效解决社区留守儿童假期无人管、安全没保障、学业难辅导等系列问题,让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更优、安全更有保障、身心更加健康。
爱心汇聚力量,真情共筑希望。红路馨居小学暑假托管班的服务虽将在8月13日画上句点,但学校与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却从未有过终点,始终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