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7月19日

彝良党建引领筑牢民生安全三道防线

本报讯(通讯员 彭 运)今年以来,彝良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严格落实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以“党群同心、党员带头、组织保障”为工作主线,闻“汛”而动、快速响应,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党群联动,织密隐患排查网络。建立县处级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村级干部包组、党员干部包户的四级包保责任制,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召集1.5万余名党员干部与群众共同组建“一长四员”应急队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危险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巡查排查。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累计开展防汛减灾宣传教育和实战演练2000余场次,切实增强群众防灾避险意识,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党员冲锋,筑牢应急救援防线。采取“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在全县155个村(社区)组建155支共计3144人的防汛应急党员先锋队,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实行包保责任制,建立常态化应急响应机制。党员干部带头深入危旧房屋、低洼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耐心劝导群众转移避险,确保应转尽转、不漏一人。今年以来,累计转移群众1000余人次。

组织保障,健全长效治理机制。灾情发生后,各级党组织迅速响应,组织村组干部精准核查灾情,对排查发现的风险隐患建立专项台账,实行“一隐患一党员一抓到底”的包干责任制,有效稳定群众情绪。在设立4个县级防汛应急物资储备点的基础上,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临时安置点,确保应急物资调配及时、供应充足。强化正向激励机制,今年累计从县管党费中划拨11.9万元,用于慰问受灾党员群众、表彰防汛先进典型和修缮受损活动场所;在防汛一线提拔重用19名表现突出的干部,树立了实干担当、有为有位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