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忠华 通讯员 钱 旺
7月8日至9日,镇雄、威信两县普降大暴雨,截至9日14时,威信县最大降雨量达254.4毫米。暴雨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道路受损,山体滑坡风险加剧。面对严峻汛情,昭通市委、市政府迅速响应,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落实“1262”预警叫应机制和极端天气“三查”制度,全力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中,紧急转移安置群众7047人。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迅速投身应急抢险、转移安置等工作,凝聚起防汛救灾的攻坚力量。
闻“汛”而动 一线有序调度
在威信县开展工作调研的市委主要领导连夜组织指挥抢险救援,现场调度防汛减灾工作,启动县级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工作。相关市级领导及应急管理部门密集调度。市委办、市政府办连夜下发紧急工作提示。市委组织部及时下发《关于在防汛救灾抢险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昭通市气象台提前组织会商研判,提前8天预报此轮强降雨过程,开展“递进式”服务,发布《重要天气预报》及暴雨预警、雷电预警、雨情通报等气象信息10条,发布“1262”精细化预报专题17期。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截至9日清晨,共接报威信、镇雄强降雨警情26起,出动消防救援人员56人次、车辆10辆次,全力以赴开展群众转移和险情处置工作。灾情发生后,武警云南总队昭通支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出动武警官兵70人、车辆6辆,携带各类专业救援器材紧急赶赴灾区参与抢险救援。
闻“汛”而动,筑牢抗洪救灾“安全防线”。县级领导带队分赴受灾一线参与调度,指导有序推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集中办公并开展气象会商,科学调度各乡镇有序开展值班值守、干部下沉、群众转移、物资储备等工作;乡镇、村(社区)党员干部24小时值班值守,全面摸清辖区村(居)民居住情况,重点摸清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组织带动 合力抢险救灾
汛情紧逼,党组织是坚不可摧的堡垒。各级党组织冲锋在一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本地党员干部和群众,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全市658支驻村工作队1978名驻村干部就地转化为抢险救灾应急队,迅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