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7月09日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赤水源头等你来避暑

“我们来自四川宜宾,在‘自驾有我’App上发现镇雄,于是就来到了这里。20年前我就来过这里,再次来到这里发现变化太大了。环境干净,人很热情,气候也很好。”游客张先生向记者介绍道。

最近,记者在镇雄县赤水源森林湖运动公园采访时,偶然发现多名房车自驾游游客正在公园游玩。他们谈论着镇雄的发展变化,感受着这里的清凉。据了解,他们在镇雄游玩了两天,不仅去过大马场、小山峡,还游览了五德大地之眼溶洞群等景点。

四川游客的到来,正是镇雄县立足本地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近年来,镇雄县着力完善产业体系、丰富旅游业态,增强市场活力、提升服务品质,精心培育“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赤水源头等你来”特色旅游品牌,全力打造云南人喜爱、川黔渝游客向往的避暑康养旅游目的地,持续提升“人间避暑·稀罕镇雄”的品牌影响力。

底蕴深厚 山川秀美

镇雄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历史可追溯至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设置的南广县。历经2100多年的岁月变迁与沉淀,这里孕育了“南丝绸之路”和“金腾越、银镇雄”的历史文化。县内居住着彝、苗、白、回等17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70多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邦土司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习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935年2月5日至13日,中央红军途经镇雄县的坡头、大湾等6个乡(镇)106个村寨,先后开展了强渡别数河等大小战斗5次,有力保障了扎西会议的胜利召开,为红军顺利二渡赤水、取得遵义大捷奠定了坚实基础。1936年3月9日至15日,红二、红六军团在镇雄县的花山、场坝等6个乡(镇)126个村寨开展乌蒙回旋战,指挥大小战斗5次,成功冲出敌军包围,实现战略转移,被毛泽东称赞为“是个了不起的奇迹”。红一方面军及红二、红六军团长征的足迹遍及镇雄县232个村寨,乌蒙回旋战等战役为镇雄县留下了宝贵的红色基因。

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宜人。镇雄县属暖温带季风山地气候,春秋温和,夏季短暂,年平均气温12℃,是一个“不是在春季,就大约在春季”的地方。赤水河作为长江流域唯一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滮水岩,其干流自源头奔涌而下,纵贯镇雄县赤水源、芒部、果珠、雨河、坡头等14个乡(镇)。流域内气候温润、生态环境优良,兼具高山巍峨、峡谷幽深、溶洞奇绝等多样地貌特征,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生态画卷。

红色记忆 城市绿心

展示革命历程,弘扬民族精神。2023年12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镇雄段)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总用地面积约54.85亩,其中长征栈道全长12.91公里,起点为南部新区乌蒙回旋战纪念馆,终点为大马场乌蒙磅礴观景台,横跨旧府、南台、场坝3个镇(街道)。该公园按照“一环、两带、三片区、多节点”的空间布局进行规划设计,重点打造红军事迹主题栈道,沿线设置20个景观节点,让市民及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站在乌蒙磅礴观景台上,记者目睹了毛泽东诗词中“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壮阔景象。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群山宛如巨龙盘踞,云雾缭绕其间,仿佛重现了那段恢宏的历史篇章。

移步大马场梁子,牛羊在开阔的草甸上悠然觅食,构成一幅恬静的牧野图景。三五成群的游客或迎着微风放飞风筝,或伴着音乐纵情歌唱,尽享夏日清凉。“我们每天都会来这里放风筝,待会儿我的朋友还会带着露营装备上来,我们打算在这里喝茶、唱歌。”正在草坪上放风筝的陈先生告诉记者。

“南城之西,有园新启。名曰:赤水源森林湖运动公园。其踞赤水源头之峻巅,处乌蒙峰丛之深怀……游者心畅,观者目悦。”这是镇雄县文学爱好者徐洪春在2024年7月写的《镇雄赤水源森林湖运动公园赋》中的一段。

该公园以原拖泥坝水库为核心进行改造,2023年10月正式启动建设。依托“一湖两环八区多节点”的生态布局,现已建成8公里环湖步道、千米樱花长廊、时尚运动功能区、亲子水上乐园及系列专业体育场馆,构建起四季皆景、全龄友好的城市休闲空间,成为展示镇雄县发展成果的生态示范区。

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

“天坑这个地方太好玩了,特别适合避暑。等我们回去后,还要介绍更多朋友过来避暑。”来自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的谭必刚,带着岳父岳母等一众亲友专程来天坑游玩,其岳母盛赞道。

为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赤水源头等你来”特色旅游品牌,推动地方农文旅融合发展,镇雄县于2023年启动镇雄五德大地之眼溶洞群景区基础设施项目开发建设,总投资2.53亿元,开发范围2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游客服务集散中心、连接和进入大小天坑的栈道等工程。在大天坑,游客可沿陡峭的栈道下行至坑底,抵达溶洞口。踏入溶洞的瞬间,一股湿润的清凉袭面而来,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

穿戴好安全装备,扣紧安全绳,踏上悬空阶梯,跨越120米长的空中索道,漫步峡谷之巅。每前行一步都令人心跳加速,偶尔山风拂过带来轻微晃动,犹如云端漫步,惊险刺激。

这里就是镇雄县小山峡桃源谷风景区,位于中屯镇翟底河村,距离县城约20公里。景区集峡谷、瀑布群、溶洞等自然奇观于一体——两侧峰峦叠嶂、峭壁如削,原始森林郁郁葱葱;翟底河宛如玉带穿行谷底,水质澄澈见底。

融合发展,引领文旅新潮流。近年来,镇雄县全力打造小山峡桃源谷风景区,累计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玻璃廊桥、高空冲浪、空中秋千、步步惊心、极速滑道、躲军洞、迴波洞等生态综合服务区和深度体验区配套服务设施,现已成为镇雄县近郊游的首选地。

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成为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刚需”。镇雄县“一县连三省”,自然风光众多,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镇雄县大力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累计实施重点文旅项目8个,总投资达37.25亿元。其中,镇雄县赤水源森林湖运动公园、大古温泉度假酒店、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镇雄段)红军长征步道示范段等重点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有效提升了全县旅游接待能力。

同时,镇雄县深挖本土文化资源,推出《赤水源头等你来》《敬酒歌》《身正不怕影子歪》等原创歌舞、小品、快板作品18部,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围绕“吃、住、行、游、娱、购”打造全链条旅游业态,新培育精品民宿18家、星级农家乐15家,成功创建市级农文旅融合示范点5个,并新增省级文旅新业态企业3家,其中1家实现升规纳统,有效拉动了文旅经济增长。

如今的镇雄县,正通过“山水为媒、文化为韵”的沉浸式旅居体验,生动诠释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独特魅力。

记者 杨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