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莫 娟
四月的镇雄县场坝镇,晚樱飘絮如雨。我踩着一地碎金推开场坝镇第二小学的铁门时,三年级(2)班的孩子们突然从桂花树后冒出来,如春燕般叽叽喳喳地围拢过来,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桂花树舒展着茂盛的枝丫,树下石凳的裂痕里积攒着昨夜的雨水。风一吹,雨滴落在我的采访本上,像一个个调皮的引路人。
“记者姐姐,这个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好清晰啊!”一群身穿蓝白校服的学生把我簇拥到石凳边,围着看我刚给他们拍摄的照片。孩子们既好奇又开心,眼睛里仿佛盛满了对整个世界的好奇。我笑着回答:“那当然啦,这个相机可是专门用来记录你们最可爱的瞬间的。”孩子们听后更兴奋了,纷纷让我再给他们多拍几张照片。我欣然答应,镜头下,他们或笑或闹,或摆出各种搞怪的姿势,那份纯真的快乐感染了我。
就在孩子们欢闹时,我轻声问道:“有没有不想告诉父母和老师的小秘密?能告诉我吗?”话音刚落,10岁的小琳突然踮脚凑近我耳畔:“校门口蛋糕店有个好看的蛋糕,我非常想要!”
“等攒够钱,我要给我们老师买个手链。她对我特别好,我难过的时候她会哄我。”小夕说。
“放寒假的时候,妈妈才能从浙江回来看我……”菲菲哽咽着说。
“妈妈的钱不见了,奶奶误会是我拿走的?”当小紫说出这句话时,我心疼地抱了抱她。这个秘密一直藏在她的心里,说出来后她觉得轻松了许多。
……
朱老师从教室里走出来,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眼神里满是宠溺。孩子们见到朱老师,立刻像小鸟归巢般围过去,争先恐后地向他介绍我这个“新来的人”。朱老师轻轻拍着他们的头,目光里充满鼓励与信任,仿佛在无声地告诉孩子们:每一位来到他们身边的人,都是值得欢迎和珍惜的朋友。我被这份师生间的温情深深打动,仿佛也融入了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
孩子们对我这个“客人”的到来表现得格外热情,让朱老师目光闪动:“这里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太缺少陪伴了。”
桂花树轻轻摇曳,这里藏着老师们的絮语,也收容着孩子们的秘密。我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试图从他们的话语中捕捉那份纯真与热情。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校园趣事——从学习到游戏、从老师到同学,每一个片段都饱含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和向往。
桂花树的年轮镌刻着孩子们的成长印记:枝丫间缠绕着跳绳比赛的记分绳结,树皮下压着交换心事的糖纸“合约”,落叶下的玻璃弹珠仍保持着当年滚动的轨迹。无法邮寄的思念被制成桂花标本,未说出口的渴望折成纸飞机投向蓝天。那些蛰伏在留守岁月里的心事,终会在某个月圆之夜,借满树繁花之势,迸发出惊心动魄的成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