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7月08日

乡村教师周邦莲28年的教育坚守

在镇雄县场坝镇这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如星辰般闪耀的乡村教师。她就是场坝镇第二小学(以下简称“场坝二小”)的“王牌教师”周邦莲。她像一位默默耕耘的园丁,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精心浇灌着祖国未来的花朵。

52岁的周邦莲出生于农村,对农村生活有着深刻的体会。她目睹了很多人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早早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她内心深处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一定要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农村的孩子们,让他们也能改变人生。

“她很善良,也很辛苦!”

“有的时候,她比妈妈还好!”

“她是学校最好的老师,我很喜欢她!”

当记者问学生“周邦莲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时,场坝二小二年级(2)班的学生纷纷抢答道。

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周邦莲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留守儿童张同学(化名)就像一颗“小炸弹”,经常在班里调皮捣蛋。面对这样的孩子,很多老师可能会感到头疼和无奈,但周邦莲没有。她就像一位耐心的雕刻家,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去雕琢这块“顽石”。

周邦莲通过细致观察,发现张同学内心十分渴望关爱。于是,她像一位贴心的大姐姐一样陪伴在他身边:和他一起劳动,教他如何做好每一件小事;课间休息时和他聊天,耐心倾听他的想法。周邦莲还多次家访,深入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她用关爱慢慢温暖着孩子的心灵。

3年时光,就像一场温暖的成长之旅。毕业时,张同学写了一封信给周邦莲,信中饱含深情地写道:“你是我遇见过的最好的老师,你给我的爱就像妈妈一样温暖。”这短短几句话,像一股暖流涌进了周邦莲的心里,让她更加坚定了当老师的信念。

28年的教育生涯,犹如一场漫长而又精彩的马拉松。是什么让周邦莲始终保持着教育热情?

除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外,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周邦莲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需要用心呵护的花朵。

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周邦莲都会耐心地教导孩子们。面对困境学生,她更是关怀备至:自掏腰包购买衣服、米、面条等生活用品,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帮忙整理房间、打扫卫生,让他们有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很多孩子长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逐渐变得胆怯、不自信。周邦莲深知,作为老师不能只传授知识,还要给予学生温暖和关怀,让他们在爱的滋养下健康成长。周邦莲说:“要做有温度的教育,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而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从优化课堂教学入手。”

在教学方面,周邦莲的教学成绩十分亮眼。2019年起,她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优秀的教学成绩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她善于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例子,把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身处乡村,周邦莲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积极学习。她通过观看名师课堂,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结合实际创新教学方法。

课堂上,周邦莲非常严格,对学生的坐姿、听课状态、作业质量等都有很高的要求,不允许他们自由散漫。

课堂外,她又很快转变了角色,和学生们成为朋友,一起谈心、做游戏,师生关系十分融洽。

“优秀的人,永远都是优秀的。”周邦莲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获得了诸多荣誉,县级“优秀教师”“优秀指导家”“教学能手”等。这些荣誉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她的教育人生。

“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在学生心中,她是亲切的“周妈妈”,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关爱;在老师眼中,她是可敬的“周大姐”,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很好相处,教书很认真。”场坝二小校长曾高前这样评价周邦莲。她亲和力很强,不管学生遇到什么问题,都会不厌其烦地解答。

暮色渐浓,周邦莲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金色的余晖中。她是扎根乡村的教师,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她是一颗耀眼的星辰,为大山里的孩子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正如她常说的:“教育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有温度的陪伴。要做那簇永不熄灭的烛火,在岁月的长河里默默燃烧,静静发光”。

◆ 记者 聂孝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