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 娟 刘兴刚 通讯员 高 想
舞台在霓虹灯下闪烁,银发与舞美交相辉映。7月3日下午,昭通市青春常在歌舞协会的会员们身姿挺拔,神采奕奕。当《在灿烂的阳光下》的旋律响起时,台下掌声如潮——这场名为“岁月留痕 夕阳更美”的庆典,正是为纪念协会成立40周年而举办。
从1985年20余位离退休老同志组成的老战士歌咏队起步,历经老战士合唱团、艺术团多个发展阶段,于2019年正式更名为“昭通市青春常在歌舞协会”。
40年来,在昭通市委老干部局和市老年活动中心的支持下,协会已发展为百余人的艺术团体,涵盖多声部合唱、舞蹈、民乐等多种艺术形式。40年来,协会初心不改,在岁月沉淀中绽放出璀璨的艺术之花。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会员们的艺术水平显著提升,在全国各类文艺赛事中屡获殊荣。舞蹈《彝家欢歌》曾在江西南昌的比赛中荣获金奖,合唱团也多次受邀参加大型文艺演出,他们的艺术表现赢得了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广泛赞誉。
“我们到全国各地演出,捧回许多奖杯。”会员陆国兰笑着说,“加入协会整整15年,我在这里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参演6个节目的钟桂芳深有感触:“6年来,我既锻炼了身体,又提升了艺术修养。大家齐心协力,只为跳好每一支舞、唱好每一首歌。”
此次演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热情洋溢的开场舞《欢乐颂》,气势恢宏的混声大合唱《大漠之夜》,深情回顾协会历程的诗朗诵《岁月留痕 夕阳更美》,以及表达赤诚情怀的舞蹈《党啊亲爱的妈妈》……一个个精彩节目展现了会员们的风采。40年来,协会不仅是一个艺术团体,更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艺术让晚年生活不再平淡,而是充满热情与活力。”协会会长动情地说。
当白发与舞台的追光相遇,岁月刻下的皱纹里绽放出青春的光彩。这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舞者、歌者,用40年的坚持证明:岁月悠长,文艺常青。展望未来,昭通市青春常在歌舞协会将继续坚守初心,追求艺术,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打造文艺精品,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助力社会文化建设贡献“夕阳”力量,让“青春常在”的旗帜永远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