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7月03日

大关糯玉米产销两旺

本报讯(通讯员 杨全伟 彭明星)近日,大关县2.7万亩薄皮糯玉米陆续进入采收期,依托“企业+村集体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通过标准化种植、订单式收购,为农户铺就了一条稳定的增收致富路。

走进大关县悦乐镇青林村,连片种植的400多亩糯玉米目前大部分已成熟,成片的玉米秆挺拔而立,饱满的玉米棒缀满枝头。企业上门集中收购当天,村民们采取互帮互助方式,分工协作,一家一家地采收。有的负责在地里收玉米,有的背着装满玉米的背篓穿梭在田埂间,有的驾驶三轮车把玉米运到收购点,还有的负责装筐称秤。三轮车来回运送的轰鸣声与村民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热闹的丰收图景。

“企业免费给我们提供种苗,成熟了直接到地里收购,省心又省力。”大关县悦乐镇青林村都寨村民小组村民叶顶均满脸喜悦地说,他家今年种了6亩糯玉米,预计能有10000多元收入。

今年,大关创新推出“企业+村集体公司+农户”的订单模式发展糯玉米产业。企业免费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并安排技术员全程指导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确保糯玉米产量和品质。村集体公司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解决了农户的销售难题。

“今年我们采取‘企业+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新型订单模式,发展薄皮糯玉米产业,建成了标准化种植基地2.7万余亩,覆盖了新型经营主体10家和农户8000余户,预计全年综合产值达到6000余万元。”大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科技特派员夏华军介绍道。

“我们联合两家合作社、两家公司共同收购,目前已加工销售300多吨。随着玉米大量成熟,日收购量达30吨至50吨。”大关县惠农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洲说,采收后的糯玉米,一部分直接销往北京、广东、四川、重庆等地的鲜货市场;另一部分则运往当地加工厂,被制作成软糯香甜的熟食,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