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7月02日

西华大学校长响应学生雨中呼唤:

透视校园沟通互动的双向命题

在西华大学毕业典礼上,学生在雨中呼喊校长“下来”的场景引发热议。这场雨中插曲看似偶然,实则折射出校园管理与学生诉求之间的深层互动逻辑。唯有以理性视角审视双方立场,才能理解事件背后的真实诉求,找到切实可行的改进方向。

从学生视角看,毕业典礼在雨中举行导致学生长时间淋雨,这种特殊情境更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当学生对毕业典礼流程安排、校方应急处置等存在疑问,或此前积累的校园生活诉求未得到有效回应时,雨中的疲惫与期待可能促使他们选择直接向校长喊话这种看似激烈的方式。这一行为的初衷或许并非“对抗”,而是希望引起校方重视,本质上是学生对学校管理效率、人文关怀的朴素期待,也折射出当代青年渴望参与校园事务、追求平等对话的自主意识。

站在校方立场,毕业典礼是凝聚校园情感、展示教育成果的重要仪式,在雨中坚持举行可能出于对流程完整性、仪式庄重性的考量,也可能受客观条件限制难以迅速调整。面对学生的现场呼喊,校方需要在保障毕业典礼秩序的同时,妥善处理突发状况,这对管理者的应变能力提出了考验。值得肯定的是,校长带领台上的老师主动走下台与同学们一起淋雨,这一举动既体现了领导者的同理心,也展现了应急处置的智慧。而从根源上看,此次事件也透露出学校在信息公开、沟通机制建设上的不足:是否提前与学生沟通天气应对方案?日常是否建立了畅通的意见反馈渠道?如何将学生诉求和意见转化为管理优化的智库?这些都是校方需要反思的课题。

这场雨中的“呼唤”,本质上是校园治理中沟通不畅的一次具象化呈现。学生在表达诉求时应换位思考,兼顾场合与方式,学会通过制度化渠道理性表达;校方则应借此契机完善信息透明化机制,搭建常态化的师生对话平台,将学生意见纳入校园决策过程。同时,筹备大型活动时,校方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等客观因素,多为学生着想。唯有师生双方相互理解、相向而行,才能在规范化管理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平衡点,让每一份期待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校园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和谐家园。

申正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