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7月02日

别让分数定义人生

高考成绩公布,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闯入公众视野,每一个故事既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轨迹,也引发了对教育、成长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巧家县老店镇的鲁功云一家最近成了乡亲们口中的“励志榜样”。这份荣誉既源于鲁家小儿子鲁勋力高考663分的优异成绩,更源于那被细心保存下来的103支空笔芯。鲁勋力的103支空笔芯,是无数个挑灯夜战的见证,是汗水与努力的具象化呈现。他让我们看到,成功从来不是偶然,而是日积月累的坚持,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高考赛道上,这种踏实奋进的精神值得赞扬。鲁勋力的经历激励着每一位学子:只要心怀目标,脚踏实地,终将收获属于自己的硕果。

河南一名高考取得288分的女孩与家人共同欢呼的场景,同样令人动容。在世俗眼中,288分或许并非“高分”,但对于女孩和她的家庭而言,这是一次超水平发挥,是值得庆祝的进步。这背后展现出的是一个充满爱与包容的家庭环境。父母没有用刻板的分数标准去衡量孩子,而是给予鼓励与肯定。这样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路上最温暖的陪伴,也启示我们:分数不是衡量孩子成败的唯一标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成长轨迹。

天津一位货车司机在高速公路上安慰儿子:“抬起头看看,看看前方,前面不都是路吗?一片光明嘛!”父亲的话语中展现出的是面对人生挫折时的豁达与智慧。高考的结果固然重要,但人生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当孩子因分数与理想学校失之交臂时,这位父亲没有抱怨和指责,而是用温暖的话语引导孩子向前看,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人生充满无数可能,一次失利并不代表终身失败。

这些高考故事打破了人们对高考“唯分数论”的片面认知。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节点,但不是终点。无论是通过刻苦努力取得高分,还是在自身基础上实现突破,抑或是坦然面对不理想的成绩,每个故事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明白,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非单纯追求分数。家庭的支持、理解与引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故事也启示着青年学子:无论高考成绩如何,都应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因为人生的精彩,远不止于一张高考成绩单。

莫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