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德波 申正勇 马 纯 文/图
“现在黑颈鹤都飞走了,感觉冷冷清清的。”
在昭阳区大山包镇车路村殷家碑海子湿地,春风掠过空旷的草甸,带走了黑颈鹤振翅的风姿,却带不走70岁村民陈大财对黑颈鹤的牵挂。
2024年冬天,2200余只黑颈鹤飞抵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其中有300多只夜宿在殷家碑海子湿地,这一数量正是陈大财每天清晨徒步4公里到殷家碑海子湿地清点、记录后报给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以下简称“管护局”)的。
随着天气转暖,这些黑颈鹤在2025年4月初就已经大规模集结并开始北迁;为补充能量和体力而留下的6只幼鹤也于4月中下旬飞走了,这让陈大财心中的不舍又增添了几分。
护鹤三十载 初心不改
“早上6点多我就起床,然后步行到殷家碑海子湿地清点鹤的数量。这时候的数据最准确,因为它们都还站在水里‘睡觉’呢,一旦起飞就很难数清楚了。”
陈大财拿出几个笔记本,泛黄的纸张上记录着他护鹤30年的故事。他摩挲着已经翻得发毛的笔记本,往事如掠过湿地的鹤群般,在心田里掀起一阵涟漪。
殷家碑海子湿地紧邻车路村,自20世纪90年代起,该村勒力寨村民陈大财便开始守护来此过冬的黑颈鹤。每到大雪封山,他总会不顾老伴邵良美的埋怨和当地群众的不解,背着家里煮的土豆,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给鹤群投食。那时,他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报酬、仅凭一腔热忱护鹤的普通农民。
2003年,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陈大财被管护局正式聘为护鹤员,从此“名正言顺”地担起了守护殷家碑海子湿地黑颈鹤的责任。也是从那时候起,殷家碑海子湿地的黑颈鹤吃上了由管护局统一发放的“口粮”——玉米粒。
“玉米粒都是管护局统一发放的,我每隔一天就背20斤去湿地给鹤群投食。”陈大财说道。
说起陈大财投食的场景,摄影爱好者丁世新感慨颇深:“我曾目睹他背着玉米粒去投食。哨声一响,那些昂首踱步的黑颈鹤立马齐刷刷地排成一列,朝他缓步走来,那场面太震撼了。”
挖水库 建鸟类新家园
殷家碑海子是一片自然形成的湿地,位于昭阳区大山包镇车路村与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村之间,常年水流不断。
2006年,为了给这群每年冬天都来此越冬的“高原精灵”提供更好的夜宿地,陈大财抡起铁锨,在湿地的低洼处挖取海垡,形成一个明镜般的小水塘。他疏通涓涓细流,并将其引入水塘。随着积水增多,黑颈鹤的数量越来越多,管护局便出资加高加固了水塘的堤坝,使之变成一个小水库。水库建成后,周围绿草茵茵、繁花似锦,这里渐渐成了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的打卡地。
“夏天,拨开野花便能看到清澈的溪水;秋天,辣子草红成一片,映在水里非常漂亮,简直是一个天然的摄影棚。”经常到此摄影的丁世新说。
水库建起来后,虽然环境更加美丽,但陈大财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鹤群夜宿却不日游。经过反复观察,他终于知道了真相——“水至清则无鱼”,而小鱼小虾正是黑颈鹤喜爱的食物。于是,陈大财萌生了向水库投放鱼苗的想法。他对老伴和儿女们说,投放鱼苗到水库里,不仅能给黑颈鹤补充营养,逢年过节还可以钓几条鱼改善一家人的生活。2009年,在家人的支持下,他自费购买了300多斤鱼苗投放到水库。其实,这些鱼苗繁殖长大后,都成了黑颈鹤的“口粮”。
或许是因为水库周围环境优美,或许是因为水库里有了美味的鱼虾,2011年,陈大财惊喜地发现,在殷家碑海子湿地,不仅黑颈鹤越来越多,还出现了黄鸭、绿头鸭、小石鸭、斑头雁等珍稀野生动物。
爱鹤如亲 守护永不变
2013年除夕,陈大财接到一个求助电话:一只幼鹤落在一户村民家的院子里,奄奄一息。接到电话后,陈大财立即吩咐儿子陈光虎放下手中的活计,火速前往。
“当时,村民要求我们拿着鞭炮和红布去迎鹤。这是当地的风俗——大年三十要挂点红才吉利。”好在之前家里办过喜事,这些东西都有。陈光虎拿着红布和鞭炮,匆匆赶去村民家将伤鹤抱了回来。
陈光虎回忆说:“我们把黑颈鹤抱回来后,发现它有些拉肚子,联系管护局工作人员后,我们就给它喂了感冒药,照顾了一个多星期,才送到殷家碑海子湿地放飞。”
管护局工作人员赵子蛟说:“我们每年都会接到黑颈鹤腿部受伤、翅膀受伤等报告,在一线救护受伤的黑颈鹤是陈大财和他的家人经常做的事。村民发现伤鹤会联系陈大财,陈大财便及时汇报给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赶去现场处理。在救护黑颈鹤这件事上,陈大财一直尽心尽力。”
护鹤也护草山湿地
为了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2014年,管护局在实施生态效益补偿项目时,需要一名湿地管护员。陈大财主动请缨,挑起了殷家碑海子湿地管护员的担子——因为在任护鹤员期间,保护湿地也是他一直在做的事。从此,陈大财的任务从保护黑颈鹤拓展到保护整个湿地:冬春季节,负责数鹤、护鹤、投食;夏秋季节,劝导游客文明旅游,守护生态环境。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认同,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声名远播,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前年来了三四百辆车,殷家碑海子湿地周围都停满了。”陈大财说。
盛夏的殷家碑海子湿地绿草如茵、游人如织。陈大财化身移动的“警戒线”,时刻守护着黑颈鹤挚爱的草山湿地。
转山包村委会宣传员周国礼说:“陈大财是一个非常负责的人。水库边一旦出现白色垃圾,他就及时联系我们;当我们请他协助管理时,若看到水库边游客较多,他也会第一时间给我们打电话。”
护鹤人接力保护生态
2015年,60岁的陈大财到了“退休”年龄,考虑到他的健康和安全,管护局不再继续聘请他为护鹤员,他便将护鹤接力棒交给了儿子陈光虎和儿媳高朝花。但当第一场冬雪降临,人们仍然看见老人在湿地边蹒跚巡查。
“虽说护鹤任务交给了年轻人,但我心里还惦记着它们,还是会和儿女们一起管护它们。”陈大财说,“现在黑颈鹤乖多了,看到我从公路上下来,它们就会迎着我小跑过来。”
说起与黑颈鹤相处的时光,陈大财笑起来的皱纹里漾着柔情,像是在谈论自己优秀的孩子,眼神里满是骄傲与幸福。
提起陈大财,丁世新、赵子蛟和周国礼都说:“老陈负责得很。”
丁世新说:“在老陈的影响带动下,不论风吹日晒还是天寒地冻,他们一家人都会克服困难,把玉米粒背到殷家碑海子湿地投喂黑颈鹤,确保黑颈鹤能在这里安全过冬。久而久之,游客也受到感染,如果看到破坏湿地、惊扰黑颈鹤等不文明行为,一些游客就会上前劝导。”
“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不仅自己要这样做,还要教育引导更多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陈大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