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5月17日

百岁老人王邦贤: 百年古树荫 四世孝亲情 威信县旧城镇南广河畔有一棵百年黄葛树,它以粗壮的树干撑起如伞般的绿荫,为过往行人遮风挡雨,恰似无声的母爱,默默地守护着这方土地上的温情,也见证着百岁老人王邦贤家中有关爱与传承的动人篇章。 5月10日,笔者敲响了王邦贤的家门,探寻这个四世同堂家庭里孝老敬亲的温情故事。 “妈,我先给你洗洗脸,一会儿就能吃饭了。”一大早,王邦贤的儿子赵光才就将打好水的洗脸盆端到跟前帮妈妈洗脸、擦手。随即,王邦贤的孙子赵云林小心地搀扶着她坐在特制的沙发上,孙媳妇李昌会温柔地为她梳头盘发。这样温馨的场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王邦贤的家中不停地上演着,从未间断。 眼前103岁高龄的王邦贤,身着整洁得体的衣服,虽然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头发已花白,却依然精神矍铄。热情开朗的她笑起来和蔼可亲,笑弯的眉眼背后是全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 平时,王邦贤的日常起居由儿子赵光才及孙子赵云林一家负责。每天清晨,75岁的儿子赵光才和孙子赵云林一家总会变着花样地为老人准备早餐。软糯的稀饭、嫩滑的蛋羹、新鲜时蔬和水果……每一口食物,都饱含着浓浓的爱意。天气晴朗时,赵光才会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母亲下楼,漫步在滨河步道,休憩在黄葛树下,聆听鸟语,品闻花香,闲话家常。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赵光才总是耐心倾听母亲讲述过去的故事,仿佛每一个字都无比珍贵。有时,他也会搀扶着母亲到楼顶的“小花园”里逛一逛,享受温馨的幸福时光。 回望王邦贤的一生,满是艰辛。1922年出生的她,历经生活的风风雨雨。在苦难的岁月里,丈夫早逝,她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起早贪黑在大队里干活,哪怕自己忍饥挨饿,也要想尽办法将子女抚养长大。生活的磨难没有击垮她,反而让她的内心愈发强大。她一生勤劳善良,始终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后辈们树立了榜样,为这个家庭优良家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时候,父亲走得早,是母亲一个人把我们拉扯大。她每天辛苦劳作,却总是想着省下粮食给我们吃。”赵光才回忆起往事,眼中满是对母亲的心疼与感激。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孝老敬亲的美德在这个家庭里代代相传,早已融入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血脉之中。乐观向上、互谅互让、艰苦朴素……在全家看来,好家风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能让一个大家庭和睦相处、长长久久。 “曾祖母,最近身体好吗?你要保重身体,下半年我们家又要添新成员了……”视频电话中,赵仕桥关心地问候着自己的曾祖母,王邦贤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只要有空,后辈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老人身边,陪她聊天、散步,听她讲述那些熟悉却百听不厌的故事。即使工作繁忙的时候,大家也会抽时间通过视频电话问候老人。 百年黄葛树,历经风雨沧桑,依然生机勃勃,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四世同堂家,传承着孝老敬亲的美德,尽显温馨和睦。在岁月长河中,这份优良传统代代传承,温暖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通讯员 许 鹏 白 芯 杨珠艳 姜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