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龚纪宏)2024年以来,昭通市工商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面推行管理制度化、工作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竭力服务“两个健康”,为助力“产、城、人”三篇文章,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2024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1024.81亿元,占GDP比重为50.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深化。全市工商联和民营企业开展“学思想、明方向、强信心、建新功”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组织200余名民营经济人士到市委党校、罗炳辉将军纪念馆等地接受教育。推进“清廉民企”“清廉商会”建设,通过举办多期培训,提升300余家民企、基层商会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此外,还组织94名民营经济人士参加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举办的专题培训班,线上线下培训人数突破3000人次。
多举措助力民企高质量发展,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不断完善“投诉一网收集、解难题多方联动”的民企投诉事项办理机制,有力推动民企困难问题的解决。2024年交办问题65个,已办结51个,正在办理14个,办结率为78.5%。截至2025年4月,民企困难问题累计办结178个。超额完成“贷免扶补”任务,发放贷款533户,共计12058万元,带动就业1332人次。实施昭通籍企业家“领航”行动,持续做好12家企业返乡投资服务工作。
自身改革创新成效显著,“有为工商联”建设稳步推进。持续强化特色商会培育,上海市昭通商会、楚雄州昭通商会、临沧市昭通商会相继成立,指导1家商会换届,督促3家商会进行工作整改。认定省级“四好”商会5家。目前,全市工商联会员达9155个,所属商会13家,市外异地昭通籍商会12家,乡镇商会110家,为工商联发挥作用夯实了基础。昭通市民营企业服务中心挂牌履职,健全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升服务质效。
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打造促进共同富裕实践样板。作为全省“有为工商联”的首批重点培树单位,昭通市以“民企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品牌培树工作,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394家本地民营企业(商会)参与帮扶351个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7.8亿元,实施兴村项目642个。全省“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会在镇雄召开,昭通名樱庄园、云南菜人家等10家公司获评云南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先进典型企业。民营经济人士捐赠800余万元支援镇雄滑坡灾害抢险救灾工作,并实施挂钩村村庄美化工程、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