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5月14日

镇雄县发展旅居产业的思考

2025年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考察,重点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以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助民增收的情况。3月26日,省委书记王宁前往省文化和旅游厅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并就如何开展旅居发展、非遗传承、文博文创等工作,开创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出具体要求。镇雄作为全省人口最多的县,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自身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气候特点,围绕“人间避暑·稀罕镇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赤水源头等你来”这一主题,大力发展旅居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文将从镇雄县发展旅居产业的优势、面临的难题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镇雄县发展旅居产业的优势

(一)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历史悠久。镇雄县的历史可追溯至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设置的南广县,历经2100多年的岁月变迁与沉淀,镇雄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古邦土司文化、民族民间文化、民间传统习俗以及传统工艺,并得以传承至今。红色文化底蕴深厚。1935年2月5日至13日,中央红军途经镇雄的坡头、大湾等6个乡(镇)106个村寨,先后开展了强渡别数河等大小战斗5次,有力保障了扎西会议的胜利召开,为红军顺利二渡赤水、取得遵义大捷奠定了坚实基础;1936年3月9日至15日,红二、红六军团在镇雄的花山、场坝等6个乡(镇)126个村寨开展乌蒙回旋战,指挥大小战斗5次,成功冲出敌军包围,实现战略转移,被毛泽东称赞为“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旅游资源丰富。赤水河是长江流域唯一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滮水岩,流经镇雄县赤水源、芒部、果珠、雨河、坡头等14个乡(镇),流域内气候宜居、环境优美,高山、峡谷、溶洞等地貌丰富多样。赤水源头、芒部湿地、五德天坑、碗厂和杉树竹海、鱼洞风光、鸡鸣三省大峡谷等旅游资源极具开发潜力。

(二)特殊的区位条件和交通优势

镇雄地处滇川黔三省接合部,是出滇入川、出滇入黔的重镇和咽喉,紧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国家级毕节试验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镇雄离毕节飞雄机场仅45公里,成贵高铁、隆黄铁路以及宜毕、泸昭、镇赫等多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镇雄实现了从天堑变通途的华丽转身。

(三)清凉舒适的气候特点

镇雄属暖温带季风山地气候,春秋温和,夏季短暂,年平均气温12℃,是一个“不是在春季,就大约在春季”的地方,也是离川渝地区最近的避暑旅居目的地。

二、镇雄县发展旅居产业面临的难题

(一)旅居产业基础薄弱

镇雄文旅产业起步较晚,从整体上来看,产业化发展水平低,缺少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对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深入,产品业态单一,“吃、住、行、游、购、娱”等新业态培育不足,研学科普、避暑旅居等业态产品开发不足,难以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镇雄县在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休闲活动场所、游览步道、旅游导览标识系统、智慧旅游等方面存在短板,不少景区和农文旅融合示范点通信信号弱甚至有信号盲区,严重制约了旅居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文化元素融入不足

文化是发展旅居产业的基础和灵魂,没有融入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很难形成竞争力。镇雄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和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是在建成的景区和农文旅融合示范点中,没有充分融入文化元素,有形无魂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镇雄县发展旅居产业的对策

(一)强化政策支撑补短板

一是大力实施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镇雄是红军长征战斗过的地方,同时位于长江上游重点地段,要按照《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要求,积极谋划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建设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已经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镇雄段)红军长征步道示范段建设项目和专项债券资金支持的五德天坑溶洞群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尽快完成扫尾工作并投入使用。二是大力实施“千万工程”,补齐旅居产业短板。镇雄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要充分研读政策,将符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持方向的道路、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休息区、游览步道、民宿旅居产业的短板弱项纳入项目实施范围。三是在其他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旅居产业发展,如农业农村部门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时,要考虑农事体验的需要;水务部门在实施河道治理项目时,要考虑游客顺河游览的需求;林草部门开展国土绿化时,要考虑景区景点的绿化美化需求。

(二)突出文化引领,提升旅居品质

镇雄要在项目建设、推广及运营等环节充分融入本地文化元素,特别是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民俗风情、手工技艺等。一是在项目建设上遵从“轻介入、微改善、精提升”的理念,充分展现本地最原真的本土文化和民族风情,盘活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将民族民间文化融入项目建设;注重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庄格局,重塑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和田绿草青的人居环境,让游客体验镇雄的原生态田园风光和原始村落乡愁。二是继续举办有影响力的文化体育活动,如赤水河之声音乐节、赤水源头欢乐跑、鸡鸣三省马拉松、四渡赤水徒步行、赤水河畔越野骑行赛等,并尽量将相关文化活动和赛事的举办地点安排在景区景点。三是常态化、多形式开展乡村文化能人培训、非遗传承进景区等活动,让游客能近距离欣赏非遗歌舞表演、近距离体验非遗产品制作技艺、近距离购买非遗文创产品。

(三)做好宣传推介,提升旅居品牌知名度

在宣传内容上,重点突出镇雄的区位优势、气候特点、交通条件、特色文化、旅居产品、游客体验等;在宣传形式上,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优势,利用好报刊、电视、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微信朋友圈等多种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地推广镇雄的旅居品牌。同时,将部分宣传推广作品精准投放到川渝等目标市场的主要平台,直接面向目标人群,精准宣传镇雄及其旅居产品。

(四)强化协同配合,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发展旅居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为游客提供亲民的价格、贴心的服务等。镇雄县党委政府和文旅、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公安、城市管理等职能部门要协同配合,各司其职,确保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都能享受到贴心的服务,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宾至如归,流连忘返。

镇雄县文化和旅游局 李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