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北的暮春总是带着湿漉漉的水汽,晨雾还未散尽,镇雄县场坝镇第二小学的校园里已经响起了琅琅书声。沿着盘山公路驱车两个多小时,我们抵达这座镶嵌在云雾中的学校。
2022年春,一声教育改革之雷惊醒了这片沉寂的土地。镇雄县教育体育局推行“撤点并校”,场坝镇第二小学吸纳了9所村级小学。学生人数骤增至1957人,其中1020名孩子选择寄宿。教学楼前褪色的“场坝一中”匾额尚未摘下,新刷的校训“育人为本 成才为志”已覆盖了岁月的裂痕。
5天时间里,我们见证了师生们的努力与坚持,感受到了校园里洋溢着的温暖与希望。
心尖上的守护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进宿舍,孩子们已经整理好床铺,开始了新的一天。他们踏着轻快的步伐走向教室,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山谷间。在教师休息室里,魏昭霞老师正和同事们讨论着最近的课赛,学校派出的3位老师都获得了奖项,她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看到我的到来,老师们都非常热情,连忙招呼我坐下。交谈中,我了解到魏昭霞是最早一批从巴溜村完小调入的教师。这位女教师,总是把“孩子的事比天大” 挂在嘴边。
每天清晨,她踩着露水来到宿舍区,挨个检查孩子们的床铺。“刚合并那会儿,好多孩子连牙膏都挤不好。”她笑着回忆那段日子。她手把手教孩子们叠被子,备着针线盒帮学生缝补磨破的校服。如今,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转变,生活上不再依赖老师,学习上独立自主,懂得理解父母、关心老师。看着他们的成长,魏昭霞既心疼又骄傲。
在孩子们的作文本里,魏昭霞总能第一时间捕捉到敏感信息。她发现小宇的作文里频繁出现阴暗的文字,这让她心头一紧。于是,她利用课余时间耐心地与小宇谈心,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和心理状态,鼓励他要坚强乐观,告诉他“学校就是家,老师和同学们都是亲人”。在她的开导下,小宇渐渐走出了阴霾,脸上重新绽放笑容,作文里开始充满积极向上的内容。
王建华把手机屏幕设置成宝宝的周岁照,却总在视频通话时匆匆挂断电话。这位在孩子眼里既严肃又活泼的语文老师,2018年从昭阳区来到镇雄后便扎根这片土地。双城生活成了她的常态,她将爱倾注在学生身上,而自己一岁多的孩子却成了别人眼里的“留守儿童”。
清晨,王建华老师的身影准时出现在操场上,带领孩子们晨跑。她一边领跑,一边鼓励大家:“加油,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在她的带动下,孩子们跑得更起劲了,欢声笑语充满整个校园。
在王建华看来,这些孩子不仅需要知识上的滋养,更需要情感上的关怀。因此,她经常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会合作、分享与感恩。在她的努力下,孩子们变得更加团结友爱,校园氛围也更加和谐温馨。
课间时分,王建华在操场上抓拍孩子们的纯真瞬间,突然四年级(3)班的小友泪眼婆娑地拉着她告状:“老师,我掉了3元钱,被小李拿走了,我刚刚看到他捂着裤兜跑了。”小李听到告状后立刻跑到她面前,翻遍裤兜自证清白,“大战”一触即发。
这样突如其来的状况,让王建华有些猝不及防。“既然孩子们选择信任我,我便化身他们的调解员。”面对剑拔弩张的两个孩子,她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发动同学一起 “破案”。在寻找未果后,为了安抚小友,她把包里的酸奶递给他,希望他平息怒火。他想用这3元钱买一支签字笔,我答应他这支笔会以神奇的方式出现。后来,王建华又单独找小李谈心:“被误会时保持冷静,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误会解开后,小李和小友相视一笑,所有的不愉快都烟消云散。
操场上的欢声笑语再次响起,孩子们继续着他们的游戏。
周四的集体生日会上,小解许下了一个特别的愿望。他的爸爸在西藏某部队服役,年幼的他已经明白爸爸“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小解说:“爸爸,您穿上军装保家卫国的样子真帅!你教会我勇敢、善良,我为有你这样的爸爸感到骄傲,希望你每次执行任务都平安,我会乖乖听老师的话,等你回家。”
听着他的愿望,我鼻子酸酸的,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学校为了弥补孩子们缺失的亲情,特意组织了这次集体生日会,希望用集体的温暖填补他们内心的空缺。生日会上,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唱生日歌、吃蛋糕。小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一刻,他仿佛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完全沉浸在这份喜悦中。
学校还邀请了家长参加,让他们见证孩子的成长。“学校的老师非常负责、有耐心,把孩子照顾得很好,孩子在这里学习也非常开心。”家长黄园说。
夜深了,校园渐渐安静下来。我站在宿舍楼前,望着那一扇扇亮着灯光的窗户,心中充满了感慨。这里的每一位老师和工作人员,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些孩子,而我也将用文字把这份感动和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梦想照进现实
六年级(3)班的梦想课堂,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
4月17日,采访组安排我为孩子们上一堂课。虽然心中早有腹稿,但是如何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生动地讲解,仍让我陷入沉思。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记者这一职业,我连夜制作了题为《遇见未来 追逐梦想》的课件,以集体生日会为切入点,让孩子们通过扮演记者、校长、老师、摄影师等角色,深度参与、直观了解记者的工作。
此前,我在六年级(3)班采访了关于梦想的话题。有的孩子想成为医生,治病救人;有的孩子想成为老师,教书育人;有的孩子想成为科学家,探索宇宙奥秘。这些梦想虽然朴素,却充满力量。 我用AI技术为13名同学制作了“梦想职业照”,照片上的邓雨馨穿着冲锋衣站在镜头前、汪涛穿上了笔挺的军装、陈顺利站在舞台中央深情地演唱……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送给未来记者邓雨馨的寄语;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对想当军人的汪涛的期许。
整理完教案时已是凌晨4时45分,虽然身体非常疲惫,但我的内心却充满了期待。
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他们不仅了解了记者这一职业,更在角色扮演中学会了沟通与合作,体会到了不同职业的责任与担当。当“梦想职业照”发到孩子们的手中时,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他们脸上洋溢的惊喜与感动,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邓雨馨拿着自己的“梦想职业照”,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汪涛紧紧握着照片,仿佛那一刻他已经穿上了军装,守护着祖国的边疆;陈顺利轻轻地哼唱着,她的歌声好似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课后,孩子们围在我身边,兴奋地分享着他们的梦想与感受。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它不仅能够传授知识,更能够点燃希望,照亮未来。
这次蹲点采访,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教育的艰辛与不易,更让我看到了希望与光明。
云端上的送别
离别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当返程的汽车缓缓启动时,六年级(3)班的吴丽萍跑到车子旁,从车窗外硬塞给我一颗揣了两天的玉米软糖。这个想当医生,为奶奶治好肺癌的女孩说:“老师,我找了你两天了。” 糖纸上还沾着她的体温,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我紧紧地握着她的手,一遍遍地叮嘱她好好学习,告诉她,梦想一定会照进现实。
感恩遇见!这次采访,让我遇到了一群可亲可敬可爱的人。
我要送你们一朵小红花!
感谢场坝镇中心学校校长余庭毅,在您的带领下,成功整合了9所村完小,使得1957名学生得以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感谢场坝镇第二小学校长曾高前,正是您带领着76名教职工不畏艰辛、夜以继日地工作,使该校综合素质排名从全县乡镇小学末位跃升至前列;感谢教师魏昭霞,是您挽救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孩子;感谢所有教职工,是你们用爱心温暖了留守儿童的心灵,教会他们独立,学会坚强;感谢这里的每一位孩子,是你们用善良和纯真编织了一个个美丽的故事,让这片土地充满爱与希望。
曾高前校长改编的《送别》歌词在校园回荡:“五日伴,情相连,情谊暖心田。心之念,意之绵,记者恩谊传。” 这个看起来五大三粗的汉子,内心却如此柔软。
返程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老师和孩子们的笑容与泪水、成长与变化,将成为我心中最宝贵的记忆。而我,作为这些故事的见证者,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佩。
回望那片被云雾环绕的校园,仿佛看到无数朵小红花在云岭深处绽放。
记者 莫 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