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5月13日

从传统农业大市迈向新型农业强市

——“五大强市”建设系列评论之五

去年,昭通苹果飞上太空,成为宇航员舌尖上的美味;昭通天麻、盐津乌骨鸡入选农业农村部年度精品培育计划。全市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5户,农业综合产值突破1500亿元……不难看出,昭通正从传统农业大市向新型农业强市目标迈进。

目前,昭通苹果、竹子、马铃薯、天麻、花椒的种植规模均位居全省前列,冷凉蔬菜种植和特色畜禽养殖优势明显,已形成六大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昭通享有“中国高原苹果之城”“中国筇竹之乡”“中国乌天麻之乡”等美誉。推进“农业强市”建设,其时已至,其势已成,这必将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可靠保障。

为此,我们要始终坚持把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以高端化、品牌化、市场化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以及高山林地、干热河谷等资源优势,加快高附加值产业布局和种植养殖结构调整步伐,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因地制宜做好科技赋农和“土特产”增值大文章,全面做强苹果、竹子和马铃薯产业,做大天麻和特色养殖业,做优花椒产业,做特一批小众产品,推动昭通从传统农业大市迈向新型农业强市。

以品牌意识倒逼品质提升,以链式思维重构农业价值。从传统农业大市向新型农业强市转变,本质上是一场品牌塑造和产业链现代化革命:用科技重塑生产端,用加工延伸产业链,用品牌提高产品溢价,用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

新征程上,要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昭通篇章,我们必须系统审视昭通当前所处的坐标方位、所面临的发展形势、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准确把握昭通作为传统农业大市、绿色能源基地、滇川重要通道、重要生态屏障、区域教育重镇的鲜明特征。围绕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把农业强市作为“五大强市”建设的“牛鼻子”,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既要紧紧抓住“牛鼻子”,又要坚持“十个手指弹钢琴”,全面推进农业强市、能源强市、交通强市、生态强市、教育强市“五大强市”建设,闯出一条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昭通实际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

申正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