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菊/文 张广玉/图
宋人刘过在《醉太平·闺情》里说:“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于我而言,伍寨就如一个老友,一旦相识就再也无法忘怀。我去过很多地方,但能让我念念不忘的、去了还想再去的地方不多,伍寨就是其中一个。这次能有机会再去伍寨,深入了解他的民风民俗,让我对伍寨这位“老朋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他建立了更为深厚的情谊。
伍寨是一个彝族苗族乡,乡政府驻地彭家寨,距永善县城136公里,位于永善县南部,东与茂林镇相连,南与昭阳区苏甲乡接界,西与码口镇接壤,北与大兴、莲峰两镇毗邻,国土面积174.5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彝、苗等民族。伍寨辖伍寨社区和白云、中寨、长海、新胜4个行政村,主产玉米、洋芋、荞子(又称“荞麦”)、燕麦、豆类等。伍寨乡成立于1988年,和当时的水竹乡、细沙乡、青胜乡一样,都是邻近乡镇中偏远村落组建起来的乡镇,由茂林镇分出的5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因当地五姓居民居住于五座寨子而得名。
与伍寨的初次相识是在2009年6月1日,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有了走进伍寨的机会。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楚,是因为那天下着蒙蒙细雨,道路有些泥泞。当我们的车快要抵达伍寨集镇,在一处斜坡上艰难爬行时,一位女老师带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从车旁经过,他们的明媚瞬间驱散了我阴郁的心情。后来,听同事说那天刚好是“六一”儿童节,孩子们是去过节。这个场景,连同那些孩子们的笑脸,一直留在了我对伍寨最初的记忆里。
有一次,我因工作需要和同事前往中寨,并在那里住上一晚。临行前,乡政府的陈兴兵担心我们吃不饱饭,便贴心地给我们带了一碗切好的火腿肉,让我们在吃饭时加餐。这是我初识伍寨的画面,是温暖的,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随着对伍寨的了解逐渐加深,它让我越来越着迷。
伍寨宽广的草场,让我惊叹。住在中寨的第二天,我们前往白云村开展工作。回程途中,乡政府的同志带我们去领略了白云村的“万亩草场”。草场位于跑马坪,四周全是平坦开阔的草地,我们的车可以在草地上尽情地“撒欢”。午后的阳光洒在草地上,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他指着远处告诉我们:“那边是昭通的渔洞水库,这边是码口镇……”置身于草海中,人显得格外渺小,犹如一滴水融入了大海……
有人说,这里那么宽广,完全可以建一个飞机场。当初真有人来考察过,打算在跑马坪修建飞机场,只是后来没了下文。我想,他们大概是担心破坏这片草场的原生态,所以才放弃了。在欢声笑语中,我们结束了白云草场的观光之行。宽阔的白云草场,从此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伍寨淳朴的民风,让我难忘。2010年初冬,因为道路硬化工程,我在伍寨短暂居住了10多天。当时,伍寨到码口的公路(偏码公路)还是砂石路面,经过漫长的秋雨浸泡,路面坑洼不平。我们一行10多人前往施工现场,队伍里有负责运送砂石材料的驾驶员,操作装载机铺设路面的师傅,而我们的任务则是负责监管施工现场的安全。
在10多天的工作中,沿途村民的淳朴和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冬时节,天气寒冷,我们在公路边指挥过往车辆通行,所有经过的车辆和行人都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更让人感动的是,在大雪纷飞的冬日,村民们热情地端来热水,邀请我们进屋烤火取暖,甚至还有老人在我们收工时,热情地招呼我们去家里吃饭……每一张笑脸的背后,都是一个温暖人心的瞬间,至今让我难以忘记。
伍寨的自然景观,让我欣喜。伍寨的气候十分独特,阳光充足,很多时候是清晨起浓雾,白天阳光高照。对于爱好摄影的我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拍下了伍寨的云海日出。那天清晨,我们从码口出发,当车行至伍寨背后的大水塘垭口时,初升的太阳正映照在云海之上,整个画面美得像仙境。我们一群人兴奋地欢呼着,请求司机停车让我们拍照。那次拍摄的照片,我起名为《升在云海上的初日》。后来,这张照片还在伍寨乡举办的摄影比赛中获奖了呢!这是伍寨丰富的自然景观带给我的惊喜。
伍寨浓郁的民俗,让我着迷。伍寨彝族分为白彝和黑彝,至今仍保留着古彝文。在民间,古彝文大多由毕摩继承和使用。彝族使用的是十月太阳历,将一年分为10个月,每个月35天,剩下的15天则用来过年,当地人称之为“彝族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彝族是一个崇尚火的民族,可以说,彝族人从出生到去世,一生都与火相伴,无论是诞生礼、成丁礼、婚礼,还是丧礼、葬礼,火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彝族同胞来说,火把节一定程度上比他们的彝族年更为隆重。火把节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这一天,彝族人民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人们身着盛装,宰牛、杀羊、杀猪,欢聚在篝火旁,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跳起达体舞,青年男女还进行摔跤比赛,尽情狂欢。走进彝寨,古老的毕摩文化、神秘的菩萨林、香脆的烤乳猪、鲜美的砣砣肉和火把节的篝火狂欢,无一不展现着浓郁的彝家风情。
伍寨的苗族文化同样多姿多彩。苗族的花山节(每年五月初五)、三道羊角酒、叩酒习俗、蜡染手工艺等,都极具特色,引人注目。苗族的传统文化保存得较好,民居建筑、语言服饰、歌舞和生产生活习俗等都完整地展现了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走进苗寨,飞歌和芦笙的旋律在蓝天白云间飘荡回响,令人陶醉其中。
伍寨的火把节,是彝族同胞们一年一度的狂欢盛会。我参加过两次,一次是受邀前往,另一次则是参加县文联组织的采风活动,每一次的经历都让我感受到了彝族同胞的热情,度过了一段欢乐的时光。尤其是伍寨彝族火把节的开幕式,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开幕式于下午3点在乡政府门前的广场上举行,尽管烈日当头,但现场的观众热情高涨,大家都舍不得离开,目光始终紧紧锁定舞台。开场舞《母亲是中华》在演员们的精彩演绎下拉开帷幕,大家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精彩的画面,并分享给未能到场的亲朋好友。舞台上,月琴与芦笙的旋律交织,单人演唱与集体共舞轮番登场,精彩节目一个接着一个。最后,在全体参演演员齐声高唱《秀美伍寨等你来》的歌声中,开幕式圆满落幕。
伍寨清洁能源的开发,让我惊叹。伍寨清洁能源的开发,在全县范围内首屈一指,涵盖了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以前,我只知道中寨的高山上矗立着一个个“大风车”。这次采风,我了解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最先开发清洁能源的是大坪子风电场,位于长海村西侧大坪子的高台地。这里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在2950米至3200米之间,安装了33台华创1.5MW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年利用2078小时,年平均风速达6.1m/s。
2014年12月17日,伍寨首台风机成功并网发电;2015年6月25日,33台风机全部并网。此外,作为金沙江下游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云南侧)重要组成部分的永善县海子山200MW光伏发电项目,位于伍寨乡长海村、中寨村北侧,场址中心坐标为东经103°28'19.77",北纬27°39'.52",海拔在2850米至3154米之间。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300亩,建设用地15.6亩。交流端装机容量为200MW,直流交流容配比为1.34,总装机容量达268.3MWP。太阳能电池组件逆变升压至35kV后接入新建的220kV光伏升压站,并按照交流侧容量的10%配置储能系统。据统计,海子山200MW光伏发电项目25年总发电量达79.8亿kW·h,年平均发电量达3.19亿kW·h,年平均利用小时数达1189.9小时。
伍寨,一个美丽的地方,令人向往,也让人怀念。曾经有朋友这样对我说:“来伍寨工作之后,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它与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有着太多独特的魅力!”是啊,伍寨总是能够给你带来惊喜,总有未被发现的美好等着你去探索,让你期待下一次的旅程。
伍寨,位于永善县境内的高寒山区,是永善的制高点。这里有俯瞰将军故里的棋盘山,矗立在大坪子山巅上的“大风车”,一望无际的“万亩草场”,还有与长海村遥遥相望的尖山山脉。这些美丽的地方,都是我心之所向,让我魂牵梦萦。许久不去伍寨,我就会忍不住想念:伍寨的樱花是不是快要开了?伍寨的荞麦是不是快要成熟了?中寨的“猪屎”花是不是正在怒放了?还有伍寨的云海,是否如我梦中那般美好?此刻正在阅读此文的你,是否也想和我一起去探寻伍寨的美好?去感受伍寨的独特魅力吧,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彝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