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4月30日

全省16个州(市)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

昭通荣居榜首

根据2024年度省对市综合考核结果,昭通市在全省16个州(市)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中荣获第一名,排名较上年上升6位,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现新突破。近年来,昭通市不断创新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从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结果应用四个维度综合发力,推动财政资金管理进入“讲绩效、重绩效、强绩效”新阶段,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做“实”事前评估。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按照零基预算编制思路与原则,强化绩效源头管控。通过“事前绩效评估+预算评审”方式,重点对项目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目标合理性、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进行评估评审,提升零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效益性。2024年,审核预算单位141家、项目729个,涉及资金73亿元,审减19.1亿元,审减率为26%。

做“勤”事中监控。注重日常监控与重点监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大数据资源优势,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于每年7月、10月分别对1—6月和1—9月预算绩效目标运行情况和预算资金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重点资金、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开展绩效监控,充分发挥事中纠偏作用。2024年,对全市38.2亿元增发国债资金和60.9亿元财政衔接资金开展全过程绩效跟踪监控管理,实行月监控、季报告、年评价,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整体效益。 

做“深”事后评价。聚焦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建立“财政+第三方”协同评价机制,围绕“政策—投入—管理—执行—产出—效益”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链条,创新评价方法,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2024年,重点对民生领域、专债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并对工信部门开展整体绩效评价,评价金额达115.9亿元,评价范围从一般公共预算向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拓展。 

做“强”结果应用。持续健全完善“以评促改、以改促升”工作机制,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作为下年度预算资金安排依据。2024年,修改完善《昭通市关于进一步提升财政衔接资金使用整体效益的十二条措施》,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监委报送绩效监控评价专报8期,并将评价结论、存在问题、意见建议和整改要求进行书面反馈,形成“反馈—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通过绩效监控、重点评价,及时纠偏存在问题133个,涉及资金43.3亿元,已整改问题 84 个(涉及资金 28.7 亿元),正在整改问题 49 个(涉及资金 14.6 亿元)。

(昭通市财政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