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4月29日

溜沙河畔的田园致富曲

◆记者 毛利涛

4月的镇雄县场坝镇王家沟绿树成荫,清澈的溜沙河缓缓流淌。尽管不是周末,但镇雄县城和附近乡镇的游客三五成群地来到溜沙河边支起烧烤架享受悠闲时光。依山而建的镇雄王家沟田园农庄位于溜沙河畔,门前的月季花即将开放,木质结构的房屋与几个清水池塘共同构成了一幅唯美的画面。

今年52岁的农庄主人朱恒亮与妻子忙碌地准备着客人的饭菜,他将池塘中的鱼捕捞上来,麻利地称重、处理、烹饪,熟练地将3桌客人的饭菜做好端上桌。

说起现在的发展,朱恒亮说,王家沟的环境很好,溜沙河边风景不错,一年四季都有摄影爱好者来采风,还有“五树合生”(该景观为200年树龄的水麻柳树寄生砂糖树、枇杷树等,形成一树结3种果实的奇观)等自然景观吸引旅游爱好者前来游玩。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朱恒亮对发展农庄的信心更足了。

20世纪90年代初,朱恒亮就外出到昆明等地务工,在工地干过建筑工、开货车送过货。一直在外务工的他一心想着回到家乡发展,以便更好地照顾家庭。这个想法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愈加强烈。

2012年,朱恒亮为了照顾子女读书,便回到了久违的家乡,在场坝集镇上租了一间门面卖鱼。

2013年,看到家乡的公路修通了,朱恒亮便回家修建牛舍开始养牛,但因经验不足未取得成功。于是,他寻思着利用自家屋后的清泉水养鱼。经过一番筹划后,他将自家的1亩荒地开挖成了8个小鱼塘,为方便捕捞,他还设置了养殖网箱。此次,朱恒亮养鱼获得了成功,且由于水质好,养出的鱼口感细腻、味道鲜美。在场坝集镇,尽管价格比其他鱼要高一些,但顾客都喜欢买朱恒亮养的鱼。

养鱼取得成功后,朱恒亮又有了新的想法:把自家的房屋改造一番,依托王家沟的美丽风景以及越来越多的游客发展农家乐,并以自己养的鱼为原料创新制作一些特色菜来吸引顾客。

说干就干,朱恒亮于2021年5月14日登记注册了“镇雄王家沟田园农庄”,用实木改造了自家的房屋,打造了一个拥有数间餐厅的田园农庄。此外,朱恒亮还在自家的地里种了150株樱桃和80余株枇杷。目前,樱桃已全部挂果,每到樱桃成熟时,朱恒亮都会为前来吃饭的顾客免费送上樱桃。想要进园体验采摘乐趣的,每人仅需10元,想要带一些回去给亲友品尝的则按市场价另算。再过1年,他种植的枇杷也将大量挂果,游客的选择将更加多元。

他的一系列举措,吸引了许多顾客前来体验,农庄的生意越来越好,影响力越来越大,说起镇雄王家沟田园农庄,周边的群众都知道。

“现在,鱼塘里以草鱼、鲤鱼、鲫鱼为主,存塘量约4000斤。目前采取的方式是从外地引进商品鱼放入鱼塘中,用清泉水养殖半年后再捕捞食用,肉质和口感都特别好,顾客吃了也很满意,许多顾客都是回头客。”朱恒亮说,现在农庄每天有四五桌客人,若遇到小长假,每天的客人能达到20桌,夫妻俩根本忙不过来,还得请人帮忙。

如今,朱恒亮夫妻俩齐心经营的农庄成了他们最坚实的经济依靠,夫妻俩则成长为依托家乡有限资源增收致富的典型。

夕阳西下,镇雄王家沟田园农庄又来了一群顾客,朱恒亮夫妻俩转身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