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苏清青 王 彬)眼下,在盐津县豆沙镇海拔1000米以上区域,筇竹笋破土拔节,青翠欲滴的竹林随风摇曳。农户们背着采笋袋穿梭林间,采笋的吆喝声与掰竹笋的清脆声在山谷间交织,春风裹挟着竹叶清香,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收图景。
依托高海拔山区湿润多雾的生态优势,豆沙镇在石门、长胜、万古等村规模化发展竹产业,形成“春采筇竹笋、秋收方竹笋”的产业发展格局。长胜村种竹大户魏传明的竹林里,工人们正在对刚采收的鲜笋进行剥壳。“今年筇竹的投产面积扩大到20亩,预计整体收入可突破8万元!”他抹了把汗,笑容里透着满足。
近年来,豆沙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组建竹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建成竹笋烘干加工厂1个。由村“两委”干部牵头管理专业合作社,全覆盖签订竹林管护协议,采取“抓动员提升组织化、抓技术提升产量、抓规范提升品质、抓经营提升效益”的“四抓四提”工作法,坚持“总支定思路,支部领任务,党员做示范,群众跟着干”的产业发展理念,助推全镇11.4万亩竹产业健康发展。
据介绍,豆沙镇现有筇竹7000亩,产笋总量预计能达到700吨,综合产值达800万元。随着幼竹林逐步投产,产业效益将实现阶梯式增长。下一步,豆沙镇将继续实施竹产业核心示范样板项目,进一步帮助群众提升管护竹林的水平,提高竹笋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