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杨明富 文/图)近日,水富市工信商科局联合水富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两碗镇石燕村跳灯村民小组开展五倍子蚜虫挂放技术现场培训。
培训现场,技术人员为农户详细讲解五倍子蚜虫的挂放操作规程,指导农户查看春迁蚜的交配情况,了解盐肤木的挂袋叶序以及挂袋部位,并强调注意事项。
五倍子要丰产,倍林、苔藓、倍蚜虫三要素缺一不可,且倍蚜虫繁育是关键,它好比生产五倍子的“种子”,其数量多少直接决定了五倍子的产量。去年,水富市工信商科局和水富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就深入调研了各地五倍子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在两碗镇石燕村跳灯、万龙2个村民小组开展现场培训,建立了集藓床培育、种虫繁育、苗木种植于一体的试点基地。目前,跳灯、万龙村民小组已人工栽种盐肤木树200余亩。其中,仅跳灯村民小组的谢发元、谢发前两兄弟便栽种盐肤木4000余株,面积近50亩,培植苔藓养蚜30多平方米,今年3月中旬收集每袋约装100只春迁蚜的虫袋1400多个,可满足近20亩倍林的挂放需求。
下一步,水富市将进一步发挥技术人员与农户紧密对接的作用,充分借助科技的力量,确保倍蚜繁育、收集、挂放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着力推广“五倍子+黄柏”“五倍子+白芨”“五倍子+黄精”等种植模式,在青山绿水间探索生态与经济“双赢”的产业富民之路。
据悉,五倍子是倍蚜寄生在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叶背上所形成的虫瘿,富含单宁,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提取物和衍生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纺织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