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大关县第三届筇竹“竹王”“笋后”争霸赛及剥笋比赛在木杆镇细沙村大罗汉坝举行,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竹王”“笋后”和剥笋冠军均“名花有主”。
“竹王”亮相
当天一早,大关县10个乡镇的村民代表扛着自家的“竹王”,浩浩荡荡向细沙村汇聚。比赛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上午10时,“竹王”评比开始,来自15个专业合作社的代表纷纷亮出“王牌”。评审小组从竹龄、胸径、形态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评比。最终,来自寿山镇大关县绿锋种植家庭农场的一根筇竹,凭借3.79厘米的胸径和优美形态,荣获“竹王” 评比一等奖。而另一根胸径达3.87厘米的筇竹,因竹头破损遗憾错失冠军,位列第三。此外,另有2根筇竹获二等奖,2根获三等奖。
“笋后”登场
参赛队员精心挑选的筇竹笋,或粗壮饱满,或鲜嫩欲滴,静静地陈列在赛场上,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重1.14斤、高34厘米、粗4.45厘米,一等奖——大关县坤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主持人的宣布引发全场欢呼。
随后,“笋后”评比开始,来自大关县10个乡镇15家合作社参赛的15根竹笋闪亮登场。经过半个多小时的严格评审,木杆镇细沙村吴刚银选送的竹笋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冠军”出炉
“三、二、一、开始!”下午的剥笋比赛团体赛中,10个乡镇派出最强阵容,3人一组,男女搭配、老少协作,以势如破竹之力让团体剥笋比赛十分激烈。
选手们手持小刀,指尖翻飞,几秒钟就剥出一根嫩绿的竹笋。10分钟内,一盆盆剥好的竹笋堆成小山。
观众们在一旁热情地为参赛队员们加油助威,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将比赛氛围推向高潮。
最终,木杆镇代表队以26.58斤的成绩斩获团体赛冠军。
在个人赛环节,9个乡镇都派出了村花作代表,只有一个乡镇派出的是男选手。最终高桥镇新开村55岁的蔡国树凭借10分钟剥笋8.76斤的成绩摘得桂冠。
这场比赛不仅是技艺较量,更是大关县筇竹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同时也是一次对大关县筇竹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记者 陈忠华 闵光景 陈允琪 毛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