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4月24日

在文学沃土上“再出发”

2004年的昭通文学研讨会,是“昭通作家群”走向全国的重要标志。今天,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再次相聚,共商昭通文学发展大计,这将成为昭通作家“再出发”的新起点。

“再出发”意味着既要肯定成绩,又要直面不足。就昭通文学现状而言,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创作,在云南文坛都占有一席之地,但仍有提升空间。为此,我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举办读书班。记得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胡性能在昭通挂职期间,我们共同策划的读书班效果显著。那段研读名篇佳作、深入探讨创作之道的时光,至今仍历历在目。

二是推行导师制。文学创作虽说难以直接传授“创作宝典”,但在创作氛围中接受引导至关重要。建议作家选择风格相近的导师,在其指导下完成读书、创作、修改等过程。

三是创新评论机制。当前的文学评论往往流于形式,难见真知灼见。我曾在《阅评简报》提出“评论前置”理念:作品在初稿阶段就邀请作家、评论家研讨,经过反复打磨后再发表。好作品是改出来的,评论家要敢于说真话,这才是对创作者真正的帮助。

评论家不能只会唱赞歌,我们期待昭通文学在这次“再出发”中绽放新的光彩。

云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滇池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宋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