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胡声宇 彭明星)傍晚时分,大关县翠华镇金海村金山安置点的小广场准时响起欢快音乐。在村监委主任张琴的带领下,30余名村民正踏着节拍跳起广场舞。这支成立仅10个月的文艺队,正悄然改变着这个曾因矛盾纠纷频发的搬迁安置点。
去年2月,拥有10年文艺队组织经验的张琴调任金海村,负责联系金山安置点。这个容纳28户搬迁群众的社区,因生活习惯差异、公共空间使用等问题,邻里矛盾频发。张琴在走访中发现,物质条件改善的村民们精神文化生活却十分匮乏。
“组建文艺队”的提议迅速获得镇村支持。6月,崭新的音响设备到位,但活动初期并不顺利。“开始时只有10多人参与,许多村民因害羞不敢加入。”张琴回忆道。更棘手的是,有矛盾的村民在队伍中“划界而舞”。
“大家是乡亲,远亲不如近邻。”张琴耐心劝导道。57岁的杨柜芬和50岁的陶正翠曾因土地纠纷“老死不相往来”,如今却身着苗族服饰并肩起舞。在日复一日的舞蹈互动中,两人的心结逐渐化解。
如今,文艺队微信群成为村民分享舞蹈视频、交流技巧的平台。每当夜幕降临,灯火通明的小广场不仅是娱乐场所,更成为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的新阵地。从最初的陌生隔阂到如今的亲如一家,广场舞的“魔力”正在这个安置点持续发酵。